“陛下,臣自是知曉,承乾那孩子做了些錯事,傷了陛下的心。”

“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太子之位關係甚重,若是一經廢除,國家怕是會動盪。”

長孫無忌的理由,與此前的勸阻的朝臣們並無二致,可以說毫無新意。

李世民思量著,蹙眉嘆道:“那孩子濫殺無辜,暗害手足,實在叫朕心痛。這樣的過錯,只怕一句‘孰能無過’,是開脫不了的。”

雖然長孫無忌極力反對,但李世民的態度仍很堅決。

長孫無忌卻是絲毫不急,他微一仰首,淡淡道:“那陛下已有了主張,要立誰為太子了嗎?”

他丟擲這個問題,倒是將李世民給難住了。

“這……”

李世民沉吟起來,再不言語。

長孫無忌卻沒有停下,繼續逼進道:“太子之位事關天下,陛下若是決定廢除太子,需有一個合適的接任者。否則……”

話說到這裡,長孫無忌適時收住,便即斂目不語。

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不用細說,李世民自是知曉。

儲君事關國本,是大唐的未來,沒有儲君,大唐便暫時失了未來。

這會向天下傳遞一個不好的訊號,一旦李世民出了意外,大唐就會陷入紛亂。

李世民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即便李承乾再胡鬧,他都不願廢其太子之位。

若不是這一次,李承乾暗害李佑,已觸了李世民的逆鱗,他是絕不至於動這廢儲的心思的。

李世民嘆道:“朕原本是想,先廢了太子,再慢慢尋謀合適人選。魏王、吳王都很不錯,齊王最近也很出挑,他們都好過太子……”

長孫無忌沉吟道:“魏王,自是德才兼備,吳王倒也剛猛。只是他二人如今有此表現,都只因為他們是個尋常皇子。若是他們登了太子之位,還能如現在一般睿智賢達嗎?”

李世民眉頭一蹙:“愛卿的意思是?”

長孫無忌嘆息道:“太子之位,受世人矚目,責任與挑戰並重。做一個好的太子,可比做一個賢明皇子,要難得多。”

說到這裡,長孫無忌頓了一頓,才繼續道:“陛下身為天子,受世人敬仰,卻也肩負著世人期待,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聽到這,李世民的心中,已激起共鳴。

這話倒是不錯,身為天子,他的確承擔著極大的壓力。

同樣類比,李承乾作為太子,也承擔著遠超尋常皇子的壓力。

想要做好一個太子,的確比做好普通皇子難得多。

而其他皇子,真做到太子之位上,又能不能像此前一般優秀呢?

怕是難說……

李世民已低頭沉吟起來,他的眉頭越蹙越深,臉色愈見暗沉。

而在他對面,長孫無忌仍是面無表情,他只是微微揚首,稍顯悠然地捋了捋鬍鬚。

方才一段話,長孫無忌用了個極簡單的類比,讓李世民感同身受地體察到李承乾身上的壓力。

而這份壓力,也成了李承乾開脫罪名的理由。

長孫無忌輕描淡寫地一番勸阻,便已讓李世民陷入沉思。

思慮良久,李世民這才抬起頭來:“那輔機認為,太子之位不能罷免?”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該給太子一個改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