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欸!”

湯圓眨巴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咬著手指頭道:“聽府裡負責採買的人說,這兩天糧價突然暴漲,一斗米漲了一錢呢!”

“漲了一錢?”李佑愣了愣,“那算是多是少?”

雖然有後世經驗,又有前身的記憶,但李佑的知識儲備裡,並沒有糧價的記錄。

這種事,他反倒不如湯圓這小丫鬟了。

“噗……”倒是一直依偎在李佑懷裡的韋敏笑了起來。

韋敏坐直了身子,溫言笑道:“殿下也有不知道的事兒?我還道殿下無所不知呢!

她這顯然是戲言,夫妻倆感情親密了,韋敏也變得開朗俏皮起來了。

李佑捏了捏韋敏的臉,笑道:“王妃知道這糧價嗎?”

“自是知道了!”韋敏點了點頭,“這長安的人口較多,產糧不足,多靠外地運送,糧價約在五錢左右。”

“而齊州糧食充足,糧價稍低一些,尋常時候,四錢便能買到一斗了。”

韋敏一向主理內務,又曾主持過施粥救民,她對這糧價倒很瞭解。

“平常是四錢?”

李佑皺起眉頭來:“那現在漲了一錢,不就五錢了嗎?”

“可不是嘛!”湯圓直點著頭附和。

李佑犯了迷糊。

這齊州本是平原地區,土地肥沃,產糧充足,按理說糧價該很平穩,怎麼好端端糧價突增呢?

一口氣漲了四分之一,這已是不小的漲幅了。

再漲下去,只怕要造成民間動盪了。

李佑這才明白,為何百姓會揪著他剷除莊稼一事不放了。

敢情百姓現在對糧價不滿,正無處發牢騷呢!

自己這不是撞到槍口上去了嗎?

不行,這事得管!

李佑細思片刻,立刻問道:“你可知道糧價上漲的原因?”

湯圓咬著手指:“聽說是……聽說是今年春耕收成不好,城裡的米市都沒米賣了……”

齊州地處黃河流域,主要種植的作物是麥谷與粟米,湯圓所說的“米”,便是後世被稱為小米的粟米。

這齊州的土地肥沃,一年通常能耕種兩季粟米,按說如今正值五月,正是即將春收的時節。

“收成不好?”

李佑一聽便直搖頭:“該不會吧?今年齊州風調雨順,沒聽說糧食缺產啊!”

湯圓後知後覺地點著腦袋:“我看也是,多半是那賣糧的商戶想提高米價,多牟利錢,這才編了個收成不好的理由!”

看來,這丫頭也是一知半解,李佑想了想,打消了從她那裡打探訊息的念頭。

但這件事,李佑可不敢怠慢。

糧價可是大事,干係到地方民生,與百姓安定有莫大關聯。

他可不能坐視糧價飛漲,鬧到民怨沸騰的地步。

要想了解此事,最好的法子,自然是找地方州府問一問。

齊州的最高長官就是李佑自己,畢竟他頂著齊州刺史的名頭。

不過真正管事的人,卻是他的舅父,齊州長史陰弘智。

左右這兩天沒事,李佑打算親自跑一趟州衙,去見一見自家舅父,也順道瞭解這齊州治理情況。

……

長安城裡,那些整日憂心天下的大老爺們,最近最關心的便是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