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寒門子弟,也能讀書進學?”

韋挺細細品味著李佑的話,從這句話裡,看到了些許希望。

若是讓寒門和世家門閥子弟,都站在同一起點,享有相同的晉升渠道,那朝廷便能唯才取仕,完全忽略家世背景。

這倒是能極大地打壓世家,鞏固大唐官場。

“只是……”韋挺不由發問,“這要耗費多少錢財?那讀書習字,可都是要花本錢的。”

“那書本紙張、筆墨紙硯,這可都是花錢的祖宗啊!”

那書本動輒幾大貫錢,這可是尋常百姓好幾年的收入。

一般人能讀得起書?

更莫談考科舉了……

針對這個問題,李佑卻好似全不在意,他只淡淡笑著,擺擺手道:“這些都只是小問題,只要百姓能吃飽飯,書本的成本定能降下來的……”

“小問題……”

韋挺心裡犯起嘀咕,這書本造價高昂,這可是實打實的難解之題,怎麼在李佑看來,卻成了小問題?

但接下來李佑的話,又給了韋挺些許希望。

李佑道:“待百姓們能吃上飽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寒門子弟選擇讀書入仕……”

這話倒是不假,能吃飽飯了,當然得想著往上爬了。

尋常人怎麼往上爬,提升自己地位?

那不只能讀書考科舉嗎?

李佑又繼續解釋:“讀書的人多了,對書本的需求增大,自然會有人想出法子,降低書本造價……”

“降低書本造價?”韋挺囁嚅著。

這話有些虛無縹緲,那書本的造價,是由紙張、雕板、墨印等多方因素共同影響,豈是說降就降?

但看李佑那一臉自信的樣子,韋挺又暗暗有了些期待。

這齊王殿下不是造出了書桌、烈酒、逍遙露嗎?

或許,他真有法子,能造出廉價書本呢?

韋挺自然猜不到,那紙缺書貴,對於李佑來說,幾乎算不上難題。

後世的造紙術,印刷術,哪一個不比大唐時代的技術高超萬倍?

想要降低印書成本,並不算難事。

不過是當下沒有十分迫切的需求,李佑才沒有去細細研究造紙印書。

還是先找到紅薯,對大唐的意義更大——生產力決定一切,只有提高生產力,養活更多人口,才能圖謀其他發展。

“若真有一天,人人都能讀書識字,人人都能考科舉為官……”

“那……那世家門閥壟斷官場的格局,定會被打破!”

韋挺仍在品味著李佑的話。

且不論李佑所提的諸般手段,是否有成行的可能。

僅僅看他此刻提出的大略方向,便能看出李佑見識之寬博遠大。

先解決百姓吃飯的問題,再解決百姓受教育的問題,這兩條方針,看似與世家門閥並無直接關聯。

但卻從根本上打壓了世家,解決世家門閥壟斷市井、把控朝堂的難題。

韋挺不由地望向李佑,期待他繼續說下去。

他目光灼灼,望得李佑淺笑了笑,將頭揚得更高。

李佑繼續道:“此外,世家還透過商業,攫取了大量財富。若是能開放商業,為普通人創造更好的行商條件,這不光能打壓世家,更能促進民間經濟活躍發展,於國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