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二生肖麵點一定下來,幾人又做了細緻的分工,最終決定,讓造型手藝最高超的蘇派張國華負責繁複的龍形和雞形制作。

剩下的十個動物根據幾人造型技藝的高低領取兩隻動物,白嶼的手藝算是裡頭的最末端,就選擇了最簡單的兔子和蛇。

一切安排妥當後,眾人就先去挑選自己所需要的食材了。

中式麵點前期的準備工作需要做足,主辦方吸取了紅案比賽中的經驗,允許大家提前做餳面的工序,正式比賽的時候就能節約不少時間。

粵派的詹師傅要做水晶皮子的老鼠和赤猴。粵式糕點中,其實也有跟蘇派船點一樣晶瑩剔透的麵點,叫做條糕。

詹師傅這兩年致力於傳統技藝和新式口味的結合,自然不想做傳統甜膩膩的餡料。

眼珠子一轉,他偷偷咧嘴一笑,尋摸著沒人注意他的時候,偷偷地把角落的架子上一個罐頭揣進了懷裡。

那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鐵罐子,上面用外國字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串。

走回料理臺,旋開罐頭蓋子,手腕子一抖,把裡頭褐色帶著特殊香味的粉末抖了下來。

寧派的周師傅巾幗不讓鬚眉,手指細巧,能做複雜又精緻的點心,選擇了狗和羊的造型。

麵粉篩得細,揉麵手法柔中帶剛,一呼一吸之間自帶上一番行雲流水之意。

閩派師傅注重餡料的配比,善於把傳統的東西演繹出不同的風格,希望能在牛和豬的肚子中做文章,讓評審們感受到閩南餡料的魅力。

白嶼有自己的想法,他擅長製作酥皮類別的點心,但又不想破壞整體造型,想用鑲嵌的技藝,賦予生肖不同的形態。

廣陵的李師傅對於蘇派技藝也頗有研究,溯源逐根的話,兩者千百年前都還屬於一個老祖宗創造出來的。只不過廣陵地處江省的中部,連線南北,口味上要更為包容一些。

他要做的是老虎和馬。說簡單也簡單,基本造型在腦海中一勾勒就出來;說難也難,老虎要做到毛髮茸茸,駿馬要飛揚起飄飄的鬃毛……

「唉!」李師傅嘆了老長一口氣,四下活動了一下筋骨,這又是一場體力與眼力的雙重考驗啊!

同樣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的還有張國華。承蒙大家看中,選擇了蘇派的船點。欣喜之餘,張國華也有隱隱的擔憂,他有些害怕,如果這場比賽輸給了北系,他可就無顏見江東父老了。

所以,只能贏,不能輸!

船點技藝傳承至今,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市會做船點的人不在少數,但論做得最好,那只有他們張家。

張家從幾百年前就開始做船菜,他大姐張嬡華,更是首屈一指的船菜大師,還代表蘇市接待過外賓呢!

船點做得好,外皮是關鍵。張國華指尖插入鑲粉中,一邊順時針畫圈,一邊感受粉質的細膩。等到鑲粉被手指篩得完全均勻,加入冷熱水調和過後的溫水,攪拌均勻。同樣的步驟調和芡粉,再把兩者調和過後,揉捏成麵糰。

龍要為金色,才能一飛沖天。船點的色,不用任何色素,都是來自於食物本身。芒果和橘子分別榨汁,一則加入麵糰中,一則調入餡料裡。黃色和橙色交相呼應,耀眼非凡。

……

很快,就到了第二日正式比賽的時候。

兩隊人馬相互握手,其樂融融,轉了個身到了自己的料理臺前,又有些劍拔弩張了。

京派大師傅張華咧著嘴,放出狠話:「來,讓我看看南系的大師傅們都做些什麼糕點!」

北系的大師傅們跟在他身後一同做出翹首以盼的姿勢。

觀眾大笑連連。

連帶著柳程高几人都露出

了笑意,柳老「呸」了一下,指著他笑罵:「好你個小華子,這是還嫌爭鬥不夠激烈是不?!」

張華算是他徒弟一輩的關係,也經常能見,自然也知道他唯恐天下不亂的德行。

張大廚連忙噤聲站好,恭恭敬敬地覆手垂立:「不敢不敢,我就開個玩笑嘛!」

主辦方說了,要節目效果!他能咋辦?他就是那個被當成槍使的……槍口!

默默地說一句……

其實他也挺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