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同意讓賀夫子住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寧竹子就是個臉皮薄的,被人誇了就忍不住臉紅。
很快就有其他人想出“口”字的詞語。
“哎~,我想到一個,出口。”
剛說出這個詞語,就有人問:“你說的這個出口中的口字有什麼意思嗎?”
那老漢搖著頭說:“不知道。”
那人撇著嘴說:“切,人家夫子說的是口字的含義,你說的是啥?”
聽有人反駁老漢,立馬就有人出聲說:“那你來說一個,你說一個呀!你說的出來嗎?”
老漢不以為意的說:“我雖然說不出來,但是我好學,等夫子講了,我再好好學不就好了嗎!有什麼好顯擺的。”
賀夫子看著底下熱熱鬧鬧的場面,趕緊繼續講:“口不僅有嘴的意思,它還有出入透過的地方,容器與外面相通的部位,人口等等很多的意思。
就比如剛才那位老叔說的出口的口字就是出入透過的地方。”
村民們經過賀夫子的解釋恍然大悟,一臉被解惑的樣子,原來是這個意思呀!
“咱們今天來學一個成語叫口若懸河。它的意思就是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洩一樣。它出自《世說新語·賞譽》中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以前有個叫郭象的人,他早年不慕仕途,潛心鑽研學問,是個難得的博學多才之人。
他住的那個城鎮的城主求才若渴,怎麼可能放過頗有才學的郭象。於是城主三番五次派人不辭辛勞,不厭其煩地遊說郭象為城主效力,為城裡的百姓做事。他實在推託不掉,只好答應了。
為城主效力後,因為他學識淵博,能夠把道理講的頭頭是道,而且他有喜歡盡情表達自己的見解,再加上他說話幽默,所以人們喜歡聽他妙趣橫生的談論,無論他談什麼,人們都會覺得津津有味。
那時有任太尉的王衍對老,莊玄理也頗有研究,他對郭象淵博的學識,獨到的見解及雄辯的口才大衛讚賞,常常稱讚說:‘聽郭象的講話,猶如懸在山間的河流瀉水,滔滔不絕傾洩而下,從來沒有枯竭的時候。’這就是口若懸河的故事了。
大家都聽明白了嗎?”
一直在聽故事的村民還意猶未盡的想讓賀夫子再講一點,這玩意太有意思了。
大牛爹第一個說:“夫子,你這講的也太少了,你再多講點吧,我都還沒有聽夠呢!”
寧三嬸扯著嗓子說:“是呀!是呀!賀夫子,你講這東西太有意思了,我聽一遍就記住了,老婆子我呀!現在也能說成語了。”
“三嬸呀,別說你了,我們都會了,我也能認字了,我現在也是讀書人了。”
聽到這話的村民立馬哈哈的笑:“你這小子就知道誇大口,才學了幾個字就敢說是讀書人了。”
“是呀!你要是讀書人了,那咱們村子現在都是讀書人了。”
······
村民們在下面熱熱鬧鬧的說著話,村長上前跟村民說:“大家現在都聽了賀夫子的講課你們感覺怎麼樣,好不好呢!反正我感覺是挺好的。”
村民們回想著剛才賀夫子講課的內容,都挺好的,他們都沉浸在其中,一個個的都不想其他的了。
很快村民就說:“說實話的我雖然沒有聽過鎮子上的那些夫子們講課,但是賀夫子講課是真的好,連我這個老婆子都聽懂了,也能識字了。”
“是呀!三嬸說的對,賀夫子講的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