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1/2頁)
章節報錯
羅太歲一開始還在股份制和合作制這兩種合作方式中猶豫不決。
不過回過頭想想,眼下缺乏相關的律法和政策來監督約束,到底採用哪種合作方式已經不重要了。
重點是怎麼把皇城司這些公卿子弟拉到同一條船上。
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避開初始資金不足的問題,進而將所有資源集中起來,大家群策群力,在經營生意的同時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只是很可惜,長樂公主沒有到場。
不然由她牽頭,何須自己如此費勁?
挺好的機會說。
要知道皇城司這些公卿子弟不僅身份尊貴,而且大多是家裡的長子。
這麼多功勳家族的長子聚在一起,那是什麼概念?
作為長子,他們都有資格襲承父輩的爵位,本身起點就高人一等,人脈關係幾乎覆蓋大唐軍政兩界!
這麼一群人,一旦成長起來,手中掌握的力量誰敢忽視?
只不過父輩身上的光環太過耀眼,加上他們現在年紀尚小,暫時沒有引起注意。
不然羅太歲這麼搞,單單一個結黨營私的帽子就夠他喝一壺的。
羅太歲深知這一點,所以打算藉著皇城司的外殼把資源重新整合一下,仍然歸於長樂公主和皇城司名下。
這麼做一方面可以弱化結黨營私的嫌疑,另一方面還可以將皇城司捏起來的拳頭,攥得更緊一些。
長樂公主手握這層資本,身處深宮禁院之中也會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如此精打細算,羅太歲可謂煞費苦心。
“單幹風險較大,且彼此很可能演變成競爭關係。不如大家先聯合起來開一家酒樓試試深淺,有了經驗之後,再考慮下一家。”
羅太歲頓了頓後又接著道:“眾人分攤下來,前期投入的資金並不需要太多,大家都負擔得起。
至於經營所得利潤,我認為可參照個人投入所佔的比重分配。
諸位意下如何?”
秦師道等人聽了都放下杯子,有的低頭斟酌,有的小聲的商量。
“雖說不用掏太多錢出來是件好事……”程處嗣看起來並不是多麼高興的樣子,“但拿到手的也少了啊。”
一般都是兩到三個人合夥做生意,這一下子把幾十號人物湊在一起,得賺多少錢才夠分?
“我們做這一切又不是為了錢財。”秦師道不以為然。
如羅太歲所說,每一家酒樓都是一個潛在的情報點。
就算盈利,也應該用來籌備下一家酒樓,以便將情報網儘快鋪設開來。
這樣皇城司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天子耳目。
羅太歲看了看秦師道,然後笑著對程處嗣道:“大家勠力同心,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的酒樓將會遍佈關中乃至整個大唐。
只要你敢想,把分店開到西域去都不是問題。”
頓了頓後他又道:“屆時日進斗金,還用得著操心夠不夠分嗎?”
把店開到西域去?你還真敢想。
在座的人都聽得瞠目結舌。
在他們看來,這幾乎就是不可能之事。
只有熟悉歷史的羅太歲才知道,李世民很快就會滅了東突厥,被尊為“天可汗”,四夷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