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酒樓眾多,幾近飽和,如果皇城司的一眾公卿子弟再摻和進來,將會面臨龐大的競爭壓力。

所以羅太歲轉換思路,打算以火鍋破局。

新鮮的事物總會帶來不一樣的新奇感,若能成功引領起風潮,則會備受追捧。

羅太歲對此很有信心。

因為後世有成功的經驗,他自己也掌握著豐富的營銷技能,不愁沒有出路。

“聽你這麼說下來……”程處嗣斟酌著道:“似乎很不錯的樣子。不過,這玩意兒不依賴廚子,那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做?

一旦他人學了去,我們的優勢將蕩然無存啊。”

他這種擔憂並非沒有道理,其他人都點頭表示贊同。

看來跟風這事,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常有的。

好在這點羅太歲也考慮到了。

“食物的做法學去又如何?我們經營的不只是美味的食物,更重要的是服務,一種極致的服務。”他聳了聳肩笑道。

“服務?”眾人不解。

“怎麼跟你們解釋呢……”羅太歲用一根手指敲擊著桌面,“大概就像青樓裡的女子接客……”

見所有人都用難以置信的目光看著自己,他趕緊打了個哈哈道:“這個比喻好像不是很恰當……反正!就是讓食客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從而生出賓至如歸的感覺。這麼說你們懂了沒?”

一眾人等愣了愣,程處亮嚷了出來:“賓至如歸?這有什麼稀奇的?現在的酒樓不都號稱要讓來自九州四海的來客賓至如歸?”

“豈是如此簡單!”羅太歲大搖其頭,“我們要將這種照顧做到極致,就像母親對待自己的兒女,妻子對待自己的夫婿一樣……而並非奴僕對待自己的主家!”

程處亮愕然:“這又有何區別?”

“區別大了!”羅太歲啞然失笑,“一種主動,一種被動,這還不夠明顯麼?”

較真起來,來自妻母的照顧屬於無私,用於形容經營生意實屬不當。

撇去工作性質,還是青樓的經營方式比較貼切……雖然這麼說可能會冒犯到一些人。

其實吧……

在後世人們提起火鍋,首先想到的就是某個成功的火鍋品牌。

該品牌大火的背後,自然少不了跟風之人。

他們努力的去研究、剖析該品牌的經營模式,從“變態的服務”、管理人員的方式等等,希望能夠複製其成功秘訣。

但餐飲業從未出現第二個與其並駕齊驅的品牌,為何?

原因在於該品牌本質上是在經營企業文化,重點在於經營員工和顧客的心,以員工和顧客的最佳體驗為目標。

而其他同行卻是在經營生意,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

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價值取向。

由此可見成功不只是簡單的生搬硬套。

羅太歲曾經潛心讀過《某品牌你學不會》這本書,對此有一番深刻的理解。

接下來的時間羅太歲一通長篇大論,向眾人解釋了一下何為“無為而治”,何為“服務好員工,員工就會服務好客戶;超出員工的期望,員工就會超出客戶的期望;超出客戶的期望,客戶就會願意超出你的期望”……諸如此類的道理。

這一頓飯下來,即使理解能力強如長孫衝,也感到有些“消化不良”。

但有個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