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孰能解憂,唯有火鍋(第1/2頁)
章節報錯
菜齊之後,幾人邊吃邊聊,話題又回到開設酒樓的經費上。
“其實借公廨錢開酒樓那主意也不錯。賺了皆大歡喜,若真虧了自有程大將軍掏錢去還,你三人撐死了不過一頓皮肉之苦。”尉遲寶琳對程家三兄弟這樣說道。
程處亮看了眼羅太歲道:“我們也是這麼想的,大不了捱打,反正沒這事還會有別的……
但一想到是羅傻子出的主意,我們就不得不小心防備,免得被他看了笑話。”
程處嗣和程處弼同時點頭表示贊同。
小時候他們兄弟三個經常欺負羅太歲,按照常規邏輯,羅太歲一定會找機會陰他們。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此羅太歲非彼羅太歲。
對那段過往根本沒印象好不好?
“你們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既然讓你們借公廨錢,自然有把握讓你們賺回來。”羅太歲老神自在的說道。
“怎麼賺?你先說說你的方法。”程處亮試探道。
羅太歲笑了。
這傢伙還挺精。
“方法嘛,本來就是要告訴你們的。不過在這之前,你們還是得先了解一下餐飲這個行業。”
接下來羅太歲侃侃而談,給他們介紹了一下餐飲行業的三個難點。
餐飲行業的進入門檻很低,如吳老三和朱老四的路邊攤,支個棚子,擺上桌椅碗筷就可以招呼客人做生意。
然而門檻低導致行業競爭激烈、淘汰率高。
一旦經營不善,很快就會倒閉……甚至換個廚子都能讓店裡的生意一蹶不振。
這裡就有一個很顯著的問題,也就是羅太歲要說的第一個難點。
標準化。
中餐對廚師的依賴水平較高,且每個廚師水平有差異,對火候、調味料的掌控均有區別,導致中餐的標準化較難。
而標準化又是規模化擴張的前提。
只有解決餐飲行業的標準化,才能不斷複製擴張,才能做大做強。
但這顯然很難,所以後世能上市的餐飲企業屈指可數。
羅太歲雖然外表粗獷,但說話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將其中的利害關係一一細訴,不僅長孫衝等人聽得頻頻點頭,就連鄰桌的聖手和老九都將注意力轉了過來。
很快羅太歲將第一個難點說完,開始下一個。
第二個難點是眾口難調,顧客粘性低。
酸甜苦辣鹹,個人口味差別大,導致眾口難調,迎合了一部分,就意味著放棄了另外一部分。
這點涉及過餐飲行業的人都很清楚。
另外,餐飲消費還具有嚐鮮和吃膩的特徵。
一方面大多數食客期待嘗試新的口味,比如新開的餐館,多數人是願意嘗試的。
另一方面食客獨愛某家菜館的可能性低,經常光顧會有吃膩的可能。
因此嚐鮮和吃膩的特徵使得餐飲消費粘性較低,回頭客較少。
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難點,就是食品安全難以保障。
“經營不善,還能熬個數月甚至一整年才會慢性死亡,一旦出現食物安全問題,可能明天就會倒閉,生死攸關!”
羅太歲如是說道。
朱老四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一旁,聽得入神,感覺獲益良多。
“所以你的對策是……”程處嗣皺著眉頭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