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伏天關告破(跨年夜快樂!)(第1/4頁)
章節報錯
大周王歷7296年,北地民眾遷移。
這場遷移粗略估計規模有數百萬民眾,途中西陲之地百姓救濟了一些糧食,加上北冰河鎮、星月軍、鎮西軍的多方馳援,最終到達西陲之地遷移終點時,數百萬民眾十之去其三。
也就是說,這場逃難至少有好幾十萬西遷百姓死在了沿途的路上。
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可其背後所代表的卻是幾十萬條鮮活生命的消失。
所有人都沉默著,北地數百萬秦軍進攻大周。
如果星月軍不組織他們西遷,百姓的死傷數量恐怕會更高。
將百姓遷移到目標地點還只是這場難民潮的第一步,畢竟百姓們必須得從事生產才能夠養家餬口生存度日,沒有糧食來源之前,難民們還遠不具備生存能力。
這段時間裡,李月明的精力幾乎全都撲在了這件事情上面。
沒辦法,難民如果安頓不好,星月軍在民間苦心經營了十餘年的聲譽就會毀於一旦。
只有將這批難民妥善處理,讓所有人都看見星月軍對待百姓們的態度之後,星月軍才能夠徹底在民眾心中站穩腳跟。
民眾們是最無知的,民眾們卻也是最聰明的。
按照李月明在前幾個世界的執政經驗,以及更早時期的學識,誰能掌握人心,誰就掌握了一柄戰無不勝的鋒利寶劍。
為了給西陲之地的難民排程出更多的糧食。
李月明在北冰河鎮以及星月軍當中實行了糧食排程制。
透過無限推演天賦將星月軍和北冰河鎮的糧食統籌好,只給他們發放維持家庭所需的糧食。
其他多出來的糧食則全都調往西陲之地安撫難民。
經過了千里逃難之後,已經到達目的地的民眾們已經走出了長征的第一步,現如今只要開墾反倒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
花了整整一年時間。
李月明終於將西陲之地的難民們安頓好。
與此同時,西北兩地的民眾們親眼看到星月軍完成了這個不可思議的壯舉,李月明和星月軍在北地民眾眼中的聲望已經達到了頂峰。
在西陲之地民眾們眼中也達到了僅次於鎮西軍的程度。
在這個時候,李月明又宣佈了一條震撼人心的訊息。
鎮北軍殘部、鎮西軍全軍,加上星月軍,三支西北兩地的軍隊已經初步達成協議,三軍將會組成一支共同軍隊,這支軍隊以星月軍將軍李月明和鎮西軍大將軍鎮西王蘇隆福擔任左右將軍。
至於鎮北軍,由於尤傲天沒有離開北地,再加上又是附屬於星月軍逃離的北地,因此失去了問鼎至高權力的資格,不過為了安撫鎮北軍計程車卒,李月明和蘇隆福還是給鎮北軍當中一位頗有威望的將軍謀了個三把手的交椅。
當然這三人究竟是誰在主導這一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三支軍隊的整合向西北兩地以及整個大周和大秦都透露出了一個很明顯的訊息,那就是西北兩地的軍隊恐怕要獨立出去了。
鎮西軍三十多萬士卒,鎮北軍十多萬士卒,加上星月軍二十多萬士卒。
一共有將近六十萬士卒。
代表著整個西北兩地所有軍政力量。
雖然相較於一個國家來說,這點軍事實力還不夠看,但能以貧苦的兩地之力組織起六十萬士卒,也已經相是當不容小覷的一股力量。
三軍聯合之後,緊接著星月軍又宣佈同鎮北軍融合。
這些年裡,因為有尤傲天的默許,鎮守北地十二城的星月軍其實已經在潛移默化將鎮北軍計程車卒同化,這也是為何星月軍宣佈要撤離北地之後,鎮北軍當中有數量如此眾多計程車卒願意跟
隨星月軍一同離開的最大原因。
他們名義上雖然還是鎮北軍,但接受的卻是星月軍的集訓。
其實早就已經相當於星月軍的一部分。
現如今合併在一起,也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
鎮北軍唯一的要求就是鎮北軍的名號不能變,以及得沿用鎮北軍過去的軍旗。
這是一種傳承,也是鎮北軍士卒們對尤傲天以及過去那支鎮守北地的軍隊最後的致敬。
對此李月明自然是統統滿足。
至此,星月軍鎮北兵團成立,原本已經收縮到只剩下二十多萬的星月軍數量猛地膨脹,重新回到了三十多萬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