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李月明,乃此世之神人也!(第1/4頁)
章節報錯
當初李月明之所以選擇北冰河鎮作為星月軍的初始發展位置,就是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決定的,北冰河鎮除了靠近極寒雪山,導致氣候有些寒冷之外,其他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無論是汛期還是枯水期,北冰河都是一條相對來說比較溫和的河流,畢竟天氣熱或者冷,都無法影響到極寒雪山當中的氣溫。
北冰河從極寒雪山流淌而下,初始流經大周東北土地,緊接著再越過大周的國境線淌入大齊境內,最終匯入千里之外的入海口。
這是一條天然的屏障,進可攻退可守,能夠為北冰河鎮提供發展的基礎優勢。
而現如今,星月軍實際上統治了西北兩地之後,北冰河鎮這個位置的好處就更加凸顯出來了。
從戰略意義上來看,如果北冰河鎮的實力足夠強大,便可以順流而下開著戰船繞過東北裕王一系把手的關隘直接進攻大周東北區域。
從地緣來看,北冰河鎮往西眺望鎮西關,往北扼守十萬大山,往南距離北地十二城不遠不近,正好處在可以統領,但卻又不至於能夠輕易遭到大周進攻的範圍內。
也正因如此,當初大周率領數量眾多計程車卒絞殺星月軍的時候才會因為補給線拉得太長,從而被星月軍特種部隊截斷糧道。
大周王歷7865年,第二個十年計劃結束之後的第三年。
密密麻麻的房屋沿著蜿蜒而下的北冰河鎮星羅棋佈,現如今單一個北冰河鎮的人口就已經逼近了兩百萬,已然成為了西北兩地當之無愧的最大城池。
現如今,星月軍以及北冰河鎮可謂是人才濟濟,學習了簡單知識的民眾們全都感受到了知識的魅力,平日裡農忙結束後都會抽一些時間來學堂裡聽課。
喧鬧的人潮讓北冰河鎮顯得格外熱鬧。
李月明站在高高的城牆上看著腳下滿臉喜慶之色的人群,臉上卻沒有多少興奮的神色。
——倒不是因為他不開心,而是因為他深切知道越是膨脹的時候就越得謙虛謹慎小心為上。
現如今,天下遍地都是狼煙。
大周已經在東北疆域上和有心問鼎中原的大齊幹起來了。
雙方之間最開始的時候還只是小打小鬧互相試探。
畢竟無論是大齊還是大周,都已經很多年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戰爭了。
必須得給雙方將領和士卒們一個接受適應戰爭節奏的過程,可隨著戰爭的不斷激化,大周和大齊之間的戰爭也隨之變得愈發激烈起來。
大明和大宋之間經歷了幾場啼笑皆非的戰爭後,很快又重新回到了談判桌,大宋主動表示每年向大明進貢金銀,大明君臣商量了一陣,覺得活著的大宋比死了的大宋更好。
因此決定暫時休戰,原本已經從戰爭中獲得了足夠多利益的大明原本準備好好休養生息,可沒想到轉過頭又同邊境線的大唐起了衝突。
這會兒大明和大唐之間也同樣打的不可開交。
六國當中已經有四國深陷於戰火。
其他兩個還算安穩的國家裡,大宋的骨頭比較軟,靠孝敬大明金銀財寶才得以倖免於難。而大秦則因為兵強馬壯而無所畏懼。
正常情況下,大秦沒有率先去招惹其他國家就已經足夠其他國家燒香拜佛了,自然還沒有哪個國家敢不開眼去招惹全勝狀態下的大秦。
按照李月明的判斷,大秦這些年應該也將從大周擄掠的財報消化完畢了。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年恐怕也會再次出現在六國的舞臺上,並且在其中承擔一個所有國家都無法忽視的角色。
現在就看這個倒黴蛋該落到哪個國家頭頂上了。
大周王歷7868年,原本動盪無比的時局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大明和大唐之間的戰爭還沒打出一個結果,卻沒想原本一直都在休養生息的大秦消化完了幾年前攻破大周之後的收穫。
愈發受到戰爭激勵的大秦百萬虎狼之師從南面關隘進攻了大唐,打的旗號是報當初舉兵進犯大秦腹部的仇。
可實際上其實就是大秦看準了大明和大唐之間戰爭打的逐漸火熱的時候,站出來想撿個便宜而已。畢竟當初在大周國內擄掠的眾多金銀可是讓不少秦國士卒嚐到了戰爭的甜美滋味。
浩蕩的秦軍一鼓作氣擊潰了大唐陳列在南疆計程車卒,打了大唐一個措手不及。
無論是大明還是大秦,軍事實力都是非常強悍的,腹背兩線受敵的大唐很快就支撐不住,走投無路之下向大周發了求救信。
大周剛開始作壁上觀同樣打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