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金絲鎧甲,大戰在即(第1/2頁)
章節報錯
吐蕃軍隊?凌雲閣?凌雲閣不過區區幾百人,怎能抵擋得住人家十幾萬的軍隊?真是年少無知,狂妄的很啊。
穀梁傅吃驚道,“賢侄,我沒聽錯吧?你們凌雲閣去?這可是以卵擊石啊!”
雲飛虎對這個侄兒的這豪言壯志倒很是滿意,對他之後的表現也很是期待,笑道,“好!天賜侄兒,好樣的!雲某想方設法為凌雲閣儲存了這麼些年的實力,就在那時好好利用吧。”
他又對穀梁傅道,“傅兄。我們不得讓郭子儀將軍的主力部隊分心,軍心不穩乃用兵大忌,這你可比雲某更懂。同時也得讓敵國知道我們大唐全民皆兵,決不是那麼容易踐踏的。”
穀梁傅被雲飛虎的熱血和秦天賜的勇敢打動,附和道,“不錯。我們江湖人士也不只是相互爭鬥的,我們也要為國家為民族為百姓做一番事業。這事就這麼定了。只不過,敵眾我寡,飛虎兄莫不是有什麼良計也不會在這裡提這個想法了吧?”
雲飛虎聽了笑道,“真是什麼事也瞞不過傅兄。只是這還是初步想法,離最終決鬥還有半年之久,雲某希望和傅兄商量商量,由咱倆分別去吐蕃和突厥走上一走,具體查探下他們會從哪裡開始進攻。以便為他們年輕一輩的豪傑們的戰鬥提供有利資訊。”
穀梁傅道,“好!既然我們萬花樓攻突厥,那在下就上‘回鶻牙帳城’(注1)走上一走。”
雲飛虎從身上拿出紙和筆墨,穀梁傅是何其聰明之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把這將來之事寫於書上,方便穀梁家的人閱讀,以便到時穀梁家能順利帶萬花樓領門人北上抗敵。
趁穀梁傅書寫內容時,雲飛虎把秦天賜叫來,仔細叮囑道,“天賜侄兒,你和你娘真的長得好像,真是讓做二舅的心之竊喜啊……來,你看,這有一件鎧甲衣,你把它穿上……”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包東西,遞給秦天賜。
秦天賜接到後,將它開啟,這正是那金色背心一樣的護甲,表面還悠悠泛著薄薄金光,這正是那金絲甲。“這是?”秦天賜見這一定是一件寶物,卻不知這是何物,問道。
在一旁書寫的穀梁傅看到,叫道,“金絲甲………”
“金絲甲?”
“這鎧甲乃千年藤條和金蠶絲編織而成,是東漢末年諸葛孔明徵討南蠻之地,根據當地南蠻藤甲兵之鎧甲改造而成。不但刀槍不入,而且因為金蠶絲的作用,整件衣服還可以化解一定的內力。只是……”穀梁傅盯著雲飛虎,問道,“這金絲甲當年據說只做了十件,流傳下來的更是絕物。不知飛虎兄是從何處得到的!?”
“傅兄真是博學多才見多識廣啊。不錯,這金絲甲現如今在世上的是少之又少,雲某人也只是運氣稍好罷了。當年三娘失蹤於九峰山,雲某在尋找她時偶然拾到的。畢竟九峰山山下不遠就是益州,成都城池不就是曾經諸葛孔明所在的蜀國嗎?這也不足為奇……”雲飛虎回答道。
“二舅,不可,這麼貴重的東西,天賜可不能要。”聽二舅和世伯的對話得知這鎧甲乃稀世珍寶,秦天賜趕緊將手中金絲甲退還給雲飛虎。
“傻孩子……吐蕃國的僧人實力不凡,這件金絲甲到時你一定會有用。再者,這本來也是準備送給你孃的,現在你娘已不在,你穿便是她穿,趕緊收下吧……”雲飛虎硬是把鎧甲又塞回到秦天賜手中。
穀梁傅一邊認真地寫著信件,一邊語氣緩慢地說道,“賢侄,你可能還不知吐蕃國那些僧人的武功吧?”
“我……我的確不知,也沒人提起過啊。”秦天賜有點不好意思說道。
穀梁傅繼續說道,“這吐蕃國自前年起,新王即位,便對我大唐一直虎視眈眈。這新王叫赤松德贊。你可不要小看他,他今年才十五歲。”
“十五歲?這麼年輕?”
雲飛虎接話道,“不錯,這位小君王十三歲即位,任用尚結悉、尚息東贊、尚贊磨、論悉諾排除異己鞏固自己勢力。尤其是尚息東贊將軍,更是勇猛無比,心狠手辣。而這位小君王自十三歲即位來,已經對我們大唐邊境發動了多次侵略進攻,野心實在不小。”
“那這和他們吐蕃的僧人有何關係?”秦天賜不解問道。
雲飛虎望著自己無知的侄兒,又是嘆了一口氣,“哎……吐蕃國一直都以佛法為主管理著舉國上下。而現在吐蕃最高的級別的僧人乃‘虎衣明王’,吐蕃先王賜封為‘伏藏法王’,平民卻稱呼‘生根活佛’。他們原本和少林便是出自同脈,武功自有七分相似,只是太過於兇狠罷了。比如他們的‘金剛經’,和少林‘洗髓經’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伏藏法王’的成名功夫乃是‘滅龍功’,此功夫威力無比。”
“‘滅龍功’?二舅,世伯,這究竟是一門怎樣的武功?”秦天賜好奇問道。
“………哎,我也沒有見過,傳聞這門功夫能剋制少林七十二絕技全部招式……”穀梁傅搖了搖頭,繼續寫著他的書信。
雲飛虎說道,“我們也只是有所聞,卻不曾見。所以二舅要你帶著這件金絲鎧甲,已備不測。”
秦天賜拿著這件鎧甲,仔細看著,諸葛孔明夫婦真是鬼斧神工啊,居然能製作出這樣神奇的鎧甲。這上面是用了千年藤條和金蠶絲編織結合編織而成,相傳這千年藤條,乃諸葛孔明當年率領部隊南下,七擒孟獲時在當地取得的材料。而這金蠶絲乃益州成都城獨有產物,可惜每年產量只有那麼一丁點兒,否則他們也不會只做出十件這樣的戰甲。
雲飛虎繼續說道,“這‘伏藏法王’年齡是何歲數,模樣幾何,我們都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有三個徒弟,各個身手都不凡。”
“他還有徒弟?”秦天賜驚訝道。
“你可別小瞧了這位法王,他可是吐蕃國第一國師,想做他弟子還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他的第三弟子,其中一個便是你所認識的人。”
秦天賜沒想到自己還能認識這樣的人?那他到底是誰?
“無目禪師,也就是你所認識的文慧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