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一直帶著支架,吉翔也只能做最簡單的手指活動。

吉翔甚至感覺自己被捆成了木乃伊或是繃帶怪人,著實可笑。

就這都不行,每次看見吉翔手指活動一下,教練和經紀人都會陰沉著臉把吉翔臭罵一頓。

錢,已經砸進去了,吉翔很清楚要是自己身體恢復不到正常水平無論是經紀人還是自己、亦或是教練都要面對雞飛蛋打的局面。

取掉外部限制活動的支架,吉翔開始循序漸進的做外展、內收、後伸的運動。

平時看上去簡單的活動,比如說聳聳肩之類的動作現在一做吉翔就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裂開。

疼痛感甚至要超過術前,吉翔有時候感覺很奇怪,哪怕能用理論解釋——術後區域性組織水腫、黏連等等,他甚至感覺手術做了還不如不做。

尤其是對於一名運動員來講,術後關節活動度達不到100%的水準,手術的確就是白遭罪。

而肩袖損傷和泌尿繫結石比起來,截然不同。

泌尿繫結石雖然犯病的時候疼的要命,讓吉翔有一種瀕死感,可是一旦碎石成功,效果立竿見影,直接從地獄回到人間。

然而肩袖損傷的關節鏡手術卻不同。

術前不舒服,術後甚至很難發覺醫生做了什麼,沒有恢復到術前的狀態不說,反而疼痛的感覺隱約增加。

就這,還是世界頂級的運動康復學專家給做的手術!

吉翔知道感同身受沒結束,大機率是因為還有肩峰下骨質溶解一關沒感受。

最開始的康復訓練很順利,吉翔強忍著劇烈的撕裂感,要把黏連的組織「鬆解」開。

這段時間吉翔和很多患者交代過術後康復的事兒,如果不能忍著疼做康復訓練,術區的功能恢復會受到嚴重影響。

當這些吉翔早已經說膩了的話落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它們」變了味道。

吉翔很是理解那些「偷懶」的患者心裡面想的是什麼。

好在吉翔在感同身受中早已經習慣刀子落在自己身上,他咬著牙開始進行康復訓練。

痛如刀割,吉翔體會過,每次感同身受都很難熬,但那都有盼頭。

哪怕癌症晚期,吉翔也能預估出來自己「死亡」時間,可以獲得解脫。

但這次!

吉翔真心有些絕望。

每天的外展、內收、後伸等運動效果倒是有,可見效極其緩慢。

疼痛都不是最難熬的,吉翔心裡不見天日的原因主要在於不知道哪天是個頭。

日復一日。

三個月後,吉翔咬著牙漸漸恢復到了原本的狀態。

支撐吉翔能熬下來的理由是有些話自己說的太多,曾經也見來複診的患者康復鍛鍊不到位造成運動功能永久性損傷的時候心生鄙夷。

原來康復訓練疼的這麼厲害,吉翔總不能自己打自己臉。

所以他堅持了下來。

經紀人的臉上漸漸露出笑容,直到吉翔判定可以接觸籃球的時候,他笑的和花一樣。

吉翔正好也體驗了一次打籃球的樂趣。

上學的時候吉翔因為身高、臂展、運動能力強悍也接觸過籃球。

誰又不喜歡在籃球場揮汗如雨,下場的時候七八個純淨水瓶子伴著學妹的笑顏如花出現在眼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