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問診,你知道實質是什麼麼?”趙哲笑吟吟的問道。

說到這裡,連吳總都豎起耳朵。

老主治的經驗豐富,對醫療圈裡的事兒瞭若指掌,真要是八卦起來,吳總這種年輕人肯定不是對手。

“看病,咱診斷書上寫的很清楚,西醫是視觸叩聽,中醫是望聞問切。”趙哲道,“光是在網路平臺問診,有些病沒辦法解決,可是呢因為技術水平的限制很多疾病上級醫院的醫生一搭眼就知道是啥病。

當然,這是好處之一,但我卻不覺得是最重要的……”

“趙哥。”吳總問道,“舉個例子?”

“比如說我一哥們家孩子一直尿血,來我們醫院,我給聯絡的我們市裡最有名的專家,診斷是慢性腎炎,說是要治好很難。這傢伙把我哥們給愁的哦,一晚上的時間頭髮都白了。”

“胡桃夾子?”吳總打斷趙哲的話,說了一個診斷。

趙哲豎起拇指,“要不還得說是上級醫院呢!我當時覺得不對,只好給我哥們聯絡網路會診,掛的帝都協和的號。

到了帝都,專家只用了1分鐘看了眼病歷,隨便問了兩句就說是胡桃夾子綜合症。

而且人家說這病不用治,過段時間就好。

這只是其一,要是嚴重的毛病,專家就加個號,你直接去帝都,當天去當天看,看完就能回。雖然費用比較高,可是……”

費用高,是指掛號費,如果是從前那種模式,光在帝都吃住就是一大筆錢。

趙哲囉囉嗦嗦的講了五分鐘,陸凱聽的眼睛發光!

按照趙哲的描述,簡直太牛逼了,簡單省心,大家都有好處,還不犯忌諱。

“還有一種是帶人看病,他們和各科室主任、專家不熟悉,就是了解醫院的流程,像是陪檢護士一樣帶著看病,能有一點小方便。”趙哲繼續說道,“我認識一個護士辭職後在咱附一院幹這活,現在一天能掙三五百,比我撅著屁股做手術掙得多!”

說著,趙哲嘆了口氣,“講真啊,我是真羨慕,曾經還動過念頭來咱附二院。我要是幹,肯定比她掙得多不是。”

“後來呢,趙哥你怎麼沒來?”吉翔問道。

趙哲很難得的沉默了下去,似乎有難言之隱。

吳總笑了笑,“陸凱你看,這條路有前途,至少比你當醫生有前途。你在咱附二院轉一圈,至少住院總都熟悉,帶組教授也能混個臉熟,到時候帶人看病,只要熬過最開始的困難期,接下來就順暢了。”

陸凱頗為意動,他咬住嘴唇,心裡反覆琢磨吳總和趙哲說的話。

“中等的醫院其實不難,難的是帝都、魔都的醫院。那面醫療水平是高,但是呢,魚龍混雜,所以很考驗你的功底。”吳總八卦道,“比如說我在胸科的同學說有一個哥們想請帝都的教授來做手術。”

“他們醫院能幫著聯絡中科院腫瘤醫院的專家,可是患者家裡擔心這擔心那,最後還是自己請了帝都結核病院的醫生來飛刀。”

“手術做的……那叫一個不堪入目哦。”

“我知道了吳總。”陸凱沒有笑,也沒像往常一樣八卦,而是專心致志的思索每一句話,“認識專家、教授很重要,咱當醫生要治病救人,當掮客就要給患者推薦最好的醫生,是這樣吧。”

“你這說點啥都要上價值觀是跟誰學的?”吳總問道。

“老師啊,學校里老師都這麼說。”

吳總和趙哲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