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立春日,牧童著鞭趕黃蹄。

大田耕盡卻耕山,稻麥盈穗再無飢。

時間已近戊時,襄州城東春神祠前人潮如織。

四周春幡已掛好,鼓盪如潮,映襯著火光如同仙境。

廣場前那個被紅布罩著的物事已經揭開,是一頭和活牛大小無二的土牛,前面還擺著供桌和祭品。

黃牛黑蹄雙白角,身披五色五穀穗,做俯首奮蹄之姿。

男女老少俱歡顏,都等著春神祭典上能收穫一兩塊大春牛身上掉落的土塊。無論是供奉在家還是碾碎做蠶室,都是極好的寓意。

若是能得春神眷顧,或許還能搶得春牛蹄角,今年的收成就更有指望啦!

廟祝李延把攤子交給相熟的打理,自己換上祭服,回到後堂燒香禮拜,為稍後的春神大祭做準備。

狍鴞尚馮河仍舊在祠堂門口的酒攤前逗留,點了兩盤清炒春菜,一屜筋餅,邊等人邊吃飯。

元吉鏢局眾人各自來到春神祠附近準備。

羅二爺和安六爺在廣場南北兩個入口就位,各自尋了視野最好的位置等待方泰和芮玉榮傳來的訊息。

此時,一名趟子手帶著方泰已經到了春神祠正西的襖教寺廟附近,翻牆越脊,趁著天色已暗,開始攀爬尖頂。

林乘墉則帶著芮玉榮,戴上春勝,混進慶祝的人群中。

二人從南入,先向東後向北,打算圍著站有大春牛的高臺轉一圈來尋找線索。

林乘墉強行壓制內心的激盪,將注意力專注在眼前索敵之事,腦中推演種種可能。

芮玉榮精神緊張,無心觀瞧熱鬧的春祭人群,鼻翼微動,憑藉記憶仔細探嗅那種香味。

兩人轉了半圈之際,只聽祠堂門口鼓點一響。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春神大祭開始了!

更換一身青綠祭袍的廟祝李延手執柳鞭走出大門,朝著中間高臺走去,期間在面具後面瞥了一眼狍鴞所在的位置,見人仍在原地,這才鬆了一口氣。

隨著寬袍廣袖的廟祝站在大春牛前,鼓點聲、琵琶聲、鐘磬聲、木笛聲漸盛,觀禮百姓的熱情也被進一步點燃,眾人揮舞手中春勝,高呼句芒之名。

元吉鏢局眾人的視線也被高臺吸引,投將過來。

方泰遠在一條街外的尖頂之上,藉著照徹廣場的火把光亮,視線不斷在人群中逡巡。

李延隨著祭樂節拍,袍袖一揮,眾樂器聲戛然而止。隨後只有木笛聲緩緩飄出,吹奏一曲青帝引。

隨著柳鞭一起一點,李延圍著大春牛行古祭舞,為青帝出巡之相,又做牽牛種稻之相,演繹從古至今農人勞作之姿態。

衣青雲兮披霓裳,揚春風兮東方。

援北斗兮酌桂漿,御龍舟兮扶桑。

在飄揚的木笛聲中琵琶聲再起,若春風至河冰開,做汩汩冰咽之聲。

鐘磬伴著鼓聲由輕及重,漸有花開,又有春雨落地之聲。

李延身形不停,口誦祝詞。

“春序尤始,青帝再臨。

微熹漸暖,冰霜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