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明幾人收購羊絨,一開始非常順利。

他們分成兩組。孫志明帶著高成虎和郝軍在龍家峁收絨,除了自己跟龍浩所在的小隊,其他小隊挨個去。

不去自己小隊,是因為知道隊上大部分絨都賣掉了,剩下不多幾戶最後再收,準備給最高的價格。

東子帶著方振和王景會、趙文清在自己村子收購。先把自己村子的絨收了,再去其他村子。

絨收的相當快。其他販子一百二三十塊一斤收白絨,孫志明和東子直接提到一百七十塊一斤收購。結果就是其他販子沒法收購了,好多老鄉還把剛剛賣出去的絨追了回來,再賣給孫志明他們。

雖然不是產絨季節,可販子依然不少,每個村都有好幾撥人在收購。得知羊絨漲價後,大多數販子轉手就把剛收的絨賣給了孫志明。比鎮上的大販子出價還要高,自然不會放過賺錢的機會。

漲價的訊息傳的非常快。不到中午,周圍村子全知道了。好多人用摩托車稍著絨到龍家峁,打問確實漲價後,當即就把絨賣給了孫志明。

當然了,質量非常嚴格,只收一等絨,稍有殘次都不收。這點老鄉倒也能理解,人家價格給那麼高,肯定要收好的。稍有殘次的也不愁賣不出去,只是價格低點而已。

有的販子很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他們也想漲價,可漲不到那麼高。苦水鎮上的大販子也才給一百四五,自己能漲多少?總不能賠錢吧?

可是不漲價,連一斤都收不上,最多能收點殘次品,而且價格還不低。一等絨漲價,其他絨也得漲,這是必然。

眼看著老百姓都把絨交給了孫志明,有些販子終於坐不住了,騎上摩托車去了苦水鎮。

鎮上的大販子也是坐立不安。半天了,沒有收到一斤絨,更沒有一個販子回來交絨。出去一打聽,原來漲價了。

難道是絨線廠漲價了?

按照往常的情況,如果漲價,都會提前通知,自己也會給那些小販子定好價格,讓下去收購。今天沒有人通知,也沒有任何徵兆,突然就漲價了,這是咋回事?

大販子不敢怠慢,小跑著撲進鎮上的郵電所,要過一部電話就是一通猛搖。

該要的電話都要通了,情況也基本清楚了。絨線廠並沒有漲價,其他地方也沒有漲價,就連周邊的幾個鄉鎮都沒有漲價。

也就是說,這個價格是本地漲起來的,而且是突然漲起來的,大販子有些懵了。

絨線廠都沒漲價,這些小販子卻自己漲價,哪有這樣的事情?如果不是傻子,那就是瘋了。

就在這時,去龍家峁收絨的幾個小販子回來了。大致問了問情況,大販子火冒三丈,招呼了一聲,騎上摩托車就往龍家峁跑。五六個小販子跟在後面,一個個騎的飛快。

孫志明正在龍家峁西邊隊上一戶人家的院子裡收絨。周圍聚集了十幾個老鄉,還有幾個其他小隊趕來的,每個人都帶著羊絨,有的拿了大半袋子,有的拿了一整袋子,還有的拿了好幾袋子。

沒有排隊,卻秩序井然。誰先來誰後到大夥都清楚,輪到誰就誰去過稱,其他人蹲在後面抽菸閒諞。

高成虎負責過稱過秤,郝軍負責記賬,同時維持秩序。

本來孫志明要記賬,只是寫的慢,字也醜。郝軍看了一陣,就把賬本要了過去,在上面飛快寫著。

孫志明伸過頭一看,那字比自己好看多了,跟龍浩也有一比。看來城裡人就是不一樣,看上去沒啥文化,可肚子裡真有貨。他索性讓郝軍記賬,自己只是負責質量,再就是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