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籍大概有兩指厚,整體書頁泛黃,邊緣有些許殘破。

紀源輕輕摩擦書面,宛若金鐵般的奇異觸感從指尖傳來,特別是當他拂過‘大道簡章’四字時,更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玄妙感悟自心中升起。

自從他開悟並踏上修行路之後,這本祖師爺留下的大道簡章,便自行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也正是憑藉著此書,他才能練就一身精湛的煉丹與制符之術。

此時危機潛伏,誰也不知道那暗中謀劃之人,是否會不顧朝廷的態度,對他們這些破壞了其百年謀算的人進行清算。

如此一來,入定打坐、修行吐納自然是不敢的,至於煉丹制符又暫時靜不下心,於是他便打算參悟一番此書。

隨著書頁翻動,一頁頁無字的泛黃紙張上,悄然浮現出諸多符文,一筆一劃皆含著道韻,只是一眼便讓人如痴如醉。

這本大道簡章不是法器,卻勝似法器,不知以何種手段著就成書,內裡蘊含了無數道則,它沒有攻伐或是護身之能,但卻可以為翻閱者,呈現出最合適的道韻。

僅僅只是這一項能力,便足以讓此書的價值,堪比傳說中的法寶,若是讓外界得知,甚至就連名門大派也會舍了麵皮來爭奪。

要知道,修士唯有躋身明道境,才能初步接觸道則,也因此這一境界往往被稱作觀道境。

但就算修煉到明道境的修士,也不是就說能任意觀看道則,種種機緣和靈物缺一不可,方才能在天地間,捕捉到一縷也不知是否合適自己的道則。

而這本大道簡章,卻能夠令啟蒙境的紀源,便直接翻看最適合自己的道則,其價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時隨著書本被翻開,道韻於書頁上渾然天成,正在詮釋著一條丹道。

它不會教導任何煉丹之術,只是用最基礎的符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玄妙的道韻呈現在翻看者的眼中。

紀源看的如痴如醉,一枚枚簡單基礎的符文,只是一個簡單的排列,便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含義,釋放出的道韻更令他沉浸其中。

當他回過神時,已過去了兩三個時辰,屋外已是月色朦朧,只餘星光灑落一片。

略一沉吟,紀源沒有將手中的大道簡章,收入到眉心紫府的白玉飛劍之中,而是以自己從這本書中,領悟到的一則袖裡乾坤之術,收納到了袖袍內。

他推門而出,徑直走向對門的灶房,不一會兒便備好了一桌飯菜。

相比於昨日與今早,晚上的這頓飯格外豐盛,除了香噴噴的靈米之外,還各有兩道葷素菜,以及一大盆熱湯。

老道士早已聞著香味過來,此時坐在飯桌旁,手中已經裝了一大碗靈米,開始細細品嚐著小徒弟的手藝。

只是讓紀源有些吐槽的,是老人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了,卻還能做出只挑葷菜吃,半點不看一筷未動的素材。

“五師兄呢?”

紀源瞥了一眼師父的屋子,隨後出聲問了一句。

老道士沒抬頭,又加了一塊肉放入嘴中,才含糊不清的說道:“你這個五師兄,在修道方面的天資暫時不清楚,但練武的根骨卻出奇的好。”

張之崖抬頭看了眼自己的屋子,面色變得有些古怪,在自家小徒弟的追問下,方才將下午的事情緩緩道來。

原本他將郭濤喊來,是想傳授他開悟的法訣,但對方卻問有沒有武學功法,言稱更希望走武道一途。

老道士沒有辦法,只得是拿出一本,在書架上落了厚厚一層灰的書,將其交給了一臉渴望的五徒弟。

說實話就連老道士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收藏了這本叫做‘龍象功’的江湖武學。

一個落魄道觀的觀主,所收藏的自然不會是什麼絕世武學,但就算是紀源,也大致聽聞過這本‘龍象功’的名聲。

這本是名譽一洲的名門,所傳承的根本武學之一,只是後來隨著這座門派的覆滅,再加上此功法的修煉難度,最終淪為幾乎爛大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