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照山河 第四十四章 拮据的家底(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紀源帶人回到玄天觀,已經是過了午時,觀中除了他的師父和五師兄外,便再看不到其他人的身影。
他的那幾位師兄,這兩年來都比較繁忙,總是接了一堆法事,平常很少會待在道觀中,距離近些的便是早出晚歸,距離遠些的便會好幾日見不到面。
也就五師兄好些,雖然偶爾也會接幾件法事,但大多時候都呆在道觀內,盡心照顧著師父和師弟。
“如此一來,你們這些時日得多加小心才是。”
張之崖嘆了口氣,想了想又道:“或者你們今日便出城,不管去了哪裡,總之先暫且離開避上一避?”
一旁的五師兄郭濤,此時也是一臉贊同的點著頭,在聽完師弟的講述之後,他也是忍不住捏了一把汗,沒能想到一次斬妖除魔的善舉,背後竟然藏著這麼多的彎彎繞繞。
就算說是兇險萬分也不為過,且這其中的危險,大半都隱藏在暗中,並不在那作惡的妖物身上。
此時一群人坐在道觀的偏院中,聽了老人給出的建議,臉上紛紛露出思索之色。
然而紀源卻搖了搖頭,看了一眼同樣目光平靜的趙遠松,隨後開口說道:“除非我們直接搬入郡城,或者是尋到一個強大勢力的庇護,否則避與不避沒有任何區別。”
畢竟暗中謀劃之人,可是能在城隍眼皮子底下,一手立起一座淫祠野廟,不僅百年香火不斷,甚至都從未被縣衙發現端倪。
對這樣的人或者勢力而言,想要尋到他們的蹤跡,並不算是一件什麼難事。
“此事皆是我的過錯,連累各位被牽扯到危險之中。”
趙遠鬆起身作揖,對幾人行了一個大禮,隨後言說自己將傳訊回門派,絕不會惹了一堆禍事,轉頭便當做無事發生。
他的這一禮,紀源幾人受的很坦然,唯有慧心和尚一人,有些手忙腳亂的起身回禮。
“好在此時縣衙那便一力抗下來了,除非那人失了心智,否則應該不會對我們進行報復。”
等兩人坐下之後,紀源便思忖分析道。
先前在淫祠之中,總捕頭劉洪生出手打碎神像,便是縣衙對外釋放出的態度,而在之後的公告中,也會可以淡化他們這些人的存在。
如此一來,若是那暗中謀劃之人,膽敢對他們展開報復,便將會被視作在打朝廷的臉面,到時必將迎來大渝王朝的雷霆手段。
“接下來幾天,咱們還是低調些的好,若是可以的話,儘量減少外出走動。”
紀源語重心長的叮囑了一聲,只是這些話更多是說給慧心聽的。
相比於這個不諳世事的年輕僧人,江湖經驗豐富的趙遠松,自然是可以做到心中有數,能夠很好的照顧到身邊的師弟師妹。
“但這樣一來我等豈不是,無法再探查另兩處疑似有妖邪的地方?”
慧心眉頭緊湊,語氣擔憂的說道。
果然!
紀源仰頭一嘆,自己確實沒有猜錯,該來的總是會來,無非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若不是有外人在,他真想指著這個和尚破口大罵,怎的就不會腦子開竅一回兒?
趙遠松瞥了眼紀源的神色,輕咳了兩聲之後,便帶著師弟師妹起身告辭,而在臨走前,還報了自己幾人所入住的客棧名字。
在目送五人離開後,張之崖便喊了自己的五弟子郭濤,隨他一同返回屋內,言稱有事情要說。
原本擠滿了人的小院,轉眼便只剩下紀源和慧心兩人,只是雙方都懷揣著心事,一時之間誰也沒有言語。
足足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紀源這才滿是愁色的看向慧心:“你說你,就不能好歹開竅一回兒嗎?”
有些話本不想說,也無力去說,畢竟他紀源不是行走天下的儒家聖人,有那份勸導天下人的心。
但奈何眼前的這個和尚,偏偏與他交情頗深,在他八九歲的時候,就常常偷偷翻牆跑進白雲寺,和慧心一聊就是大半天。
也正是對方先開悟,才令他萌生了修行的想法,否則也不會溜進師父的房間裡,去翻看那幾本都快落灰的道家聖經。
於情來說,兩人私交頗深,於理來講,慧心對他有引道之恩。
所以一些話,在沉吟許久之後,紀源也只能是耐著性子說上幾句了。
“今日之事,你的第一個問題,便是鬥法廝殺時未盡全力,心疼那點靈氣的損耗,萬一把自己摺進去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