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照山河 第四十一章 香火氣運(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縣老爺袁永成的勸說下,幾人還是收下了面前的這份心意。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份大禮,哪怕是收穫最輕的慧心,也足足得到了三十兩雪花紋銀,若是換成民間普通銀子,至少也得有個一百多兩的樣子。
至於紀源和趙遠松,他們分別得到了五十兩以及八十兩的雪花紋銀,顯然是將前者的師兄,以及後者的師弟師妹,都給一起算了進去。
單從這一點來說,這位縣老爺就讓人挑不出毛病。
且從眾人落座開始,他的言談舉止便讓人感覺十分舒坦,既沒有刻意流露出親近之意,又從不冷落任何人。
就連坐在末位的少年和少女,也時常會被照顧到,讓他們能參與到談話中,卻又不會令人感覺到突兀。
而袁永成也不虧是儒家學子出身,談吐間的用詞遣句不刻意,卻正恰到好處,引得幾人連連點頭。
直到過了半個多時辰,不知何時悄然離去的總捕頭,帶著兩名臉色陰沉的捕頭入內,一群人這才停下了彼此之間的談論。
一番見禮過後,劉洪生便將手下捕快,所統計出的百姓損傷,以及房屋等損毀情況一一上報。
先前紀源等幾人,雖然就身在現場之中,也看到了那成片倒塌的房屋,當卻對實際情況並不清楚。
此時聽完這位總捕頭的講述,他們這才在心中有了一個清楚的認知。
而在知曉實際情況後,幾人也不由暗自咂舌,頓時就升起了一股愧疚之意。
其中百姓的傷亡倒還算好,大多都只是輕傷而已,只有幾個較為倒黴的人,被落下的瓦片磚塊砸到了腦袋,不過休養一段時間也能恢復過來。
但是房屋的損毀,還有對街道的損壞,這些可都是一筆筆數額龐大的銀子,少說也得耗費上千兩,才有可能將一切修繕如初。
“因妖物造成的爆炸,從而被毀壞的房屋其實不多,但是後來因為處理不及時,導致大火瀰漫,足足焚燬了兩條街道,平白增添了大量的損失。”
劉洪生嘆了口氣,臉色多少顯得有些難看,當時若是能夠及時處理,便能剩下數百兩的銀子。
可惜這種事情也只能是想想,以當時的情況,沒有再繼續擴大便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財物的損失總比一條條人命要輕得多。
“一些銀兩而已,倒也不是什麼大事,回頭統計好了之後,我再向上面討要便可。”
縣老爺袁永成一揮袖袍,不以為意的說道:“你讓城中那些鄉紳和勢力頭目,這兩天湊一筆銀子送到縣衙來,就按老規矩來辦,先安置好受難百姓。”
這個所謂的老規矩,紀源也曾有過耳聞,據說是各地縣官慣用的手段,讓城中的鄉紳以及江湖門派、修行勢力等,先拿出一筆銀子和資源。
如此一來,受難的百姓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幫助,而那些捐贈銀兩的人,也能在當地博得一份善名,甚至是朝廷親自頒發的嘉獎。
等最後朝廷救災的銀款下來之後,他們也能收回原先拿出的東西,幾乎相當於什麼都不用出,就能得到不少的好處。
至於要是運氣太背,沒有從朝廷的銀款中取回原先的捐贈,那其實也不打緊,對於紮根本地的勢力來說,有時候一份好名聲,可要比銀兩來的重要許多。
一名捕頭領命,當即便轉身離開,應該是去通知城中的鄉紳富豪,以及各方的勢力了。
說句難聽到,那些人幾乎每天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著這種機會的出現,恐怕這時候得到訊息的,都已經準備好了捐贈的東西,只等縣衙的人上門了。
“大人,還有一事……”
另一名捕頭拱手,話說至一半,便欲言又止的掃了眼紀源等人。
袁永成見狀,當即便開口道:“只管說便是,在做的都是為天下蒼生的俠士,沒有什麼不可對他們言說的。”
紀源與其餘幾人連忙抬手,或是做了個道揖,或是雙手合十以及伸手抱拳,雖然說著‘不敢當’,只是任誰被這麼一說,不會心裡受用的很?
若是尋常人也就罷了,但說著話的是一位縣老爺,那就大不一樣了。
聞言,那名捕頭便放心的開口,將眾捕快收集到的線索,仔仔細細的述說上了一遍。
原來河底疑似有妖物的事情,城中的百姓大多都早有耳聞,特別是居住在河岸兩邊的人,他們的親人或是祖輩,都有不少慘死在這條洗玉河中。
久而久之,也不知是誰驚鴻一瞥,或是以求心裡安慰,便在洗玉河的一處拐角,設下了一座淫祠野廟,並且供奉了足有近百年之久。
聽到這裡,紀源便忍不住搖了搖頭,他算是知道了,為什麼有妖物藏匿在河底如此之久,不僅官府不曾發現端倪,甚至就連城隍爺也沒有絲毫感應。
這種淫祠野廟雖然不受朝廷認可,沒有一方山水的權柄,但一樣能夠接受香火願力,以及一份冥冥之中的氣運庇佑。
也正是洗玉河兩岸百姓的香火願力,以及這一份氣運的庇佑,這才使得百年來,讓那妖物從未被發現過。
不然的話,單憑鯰魚精身上的濃厚罪孽,就足以讓天地生出感應,降下相應的責罰。
比如正巧被官府或城隍等發現,引來大修士直接斬殺,或是正好有得道高人路過,隨手抹去這頭滿是罪孽的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