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照山河 第二十八章 邪物作祟(第1/2頁)
章節報錯
千鈺城方圓數百里內,大小勢力錯綜複雜,但卻以趙家和三個江湖門派實力最強、名聲最盛。
這一家三派,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數百里江湖,他們的命令有時候比縣老爺,來的還要管用一些。
此時紀源身負長劍,肩跨一個藥箱,隨著滿臉焦急的趙生財,急匆匆的從道觀趕來。
當他們趕到趙家大宅時,門口的護衛一見兩人,二話不說當即便是放行,似乎早就得到了宅中的吩咐。
而在進到趙家大宅後,紀源便發現一路上所遇到的侍女、家僕等,一個個皆是神色緊張、焦急,眼神深處更是忐忑不安。
在來時,趙生財便告知了宅中的大致情況,是趙家老爺子最寵愛的幼子,在讀書時突然陷入昏迷。
趙家也請過大夫診脈,結果吃了幾副藥下去,這位小少爺的身子不僅沒有好轉,甚至開始體溫升高,常常呢喃夢語。
偶爾清醒時,更是一改往日安靜的性子,在自己的屋中大吵大鬧,儼然一副邪祟上身的樣子。
最後趙老爺子心疼幼子,只得立馬遣家僕去玄天觀,趕忙將紀源請入宅中。
而在瞭解到大致情況後,他心中便有猜測,恐怕請他來的真正目的,不只是有給幼子看病,更可能是抱著一個萬一。
萬一真是邪祟上身,正好就是他這個大渝王朝正統在冊道士,所精通擅長的範疇。
只是他沒想到,似乎這裡的情形,遠遠要比自己預測中的嚴重一些。
趙家在千鈺城中,論地位、聲望等,無疑是最高的,無人可出其左右,因此家中宅邸佔地也是極大。
前三層後五層的宅邸,哪怕是縣衙都沒有這個規格。
隨著趙生財穿過一處處院落,以及精心設計的水榭樓臺,不多時紀源便來到了宅邸深處的大院中。
此時院內已站了十來人,有白雲寺的年輕僧人,也有城中名聲不小的大夫,還有幾人應是遊方郎中。
除此之外,四周還有不少侍女、護院,以及一些個家僕。
在見到趙生財這位,趙老爺子的心腹家僕後,眾人當即便神色一正,只是在目光瞥到其身後的小道士身上,有些人便下意識的眉頭一皺。
他們知道趙生財是奉了老爺子的命令,出去請來一位能夠妙手回春,甚至是起死回生的隱士高人,卻沒想到最終帶回來的,會是一個道袍都洗的發白的少年道士。
唯有一兩個城中名醫,以及白雲寺的年輕僧人,知曉這個小道士的身份。
正當幾人心中想著,是否要上前寒暄見禮時,一名白髮蒼蒼的老管家快步走了過來。
他衝著趙生財點了點頭,隨後拱手行禮,更是一拜到底:“請小道長,救救我家小少爺!”
紀源連忙側身,躲過了老管家的一禮,然後扶著對方的胳膊起身,言稱一定會盡力而為。
於是老管家,便拉著小道士的手,急匆匆的往主屋內走去。
一進到屋子內,紀源眉頭便微微皺起,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藥材氣味,聞起來甚是有些刺鼻。
他只是鼻頭微微一動,便從氣味中問出了所有藥材,腦海中更是接連浮現與之相符的藥方。
片刻之後,小道士搖了搖頭,雖然還未見到那位趙家小少爺,但已經猜到了對方此時的身體狀況,如此多種藥方胡亂吃下,盡皆都是大補之物。
所以也無外乎兩種狀態,一個是虛不受補變得更加虛弱,一個是補無可補體內陽火過剩。
果然,在床榻上年約七八歲的小男孩,此刻正是第二種情況,本身底子便不差,在被一堆大補之物強行灌注,使得體內元氣過剩,氣血精元多的幾乎就要撐爆這個小小的身體。
見此一幕,紀源也顧不得俗禮,連忙上前來到床榻邊上坐下,一邊伸手診脈,一邊輕聲開口:“拿一個銀製器皿過來。”
一旁有六七十歲的老人,聞言後輕點了一下頭,當即便有家僕匆匆離去。
“小道長,敢問老夫這幼子情況如何?”
趙老爺子輕輕擺手,示意屋內其餘人不用緊張,隨後便低聲問道。
聞言,紀源抿嘴不語,靜心為男孩診脈,只是隨著時間流逝,他的臉色也漸漸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好半響之後,他這才緩緩開口:“小少爺應是被邪氣入體,造成甚至混亂,但你們卻並沒有對症下藥,反而餵了太多大補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