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知州今年五十三歲,在多地擔任過知州。

自道君皇帝登基之後,天下盜賊四起,亂相漸現。

戚知州歷任各地,抓捕過許多山賊強盜,有破產的商人,有失地的農民,有作奸犯科之徒,但從未見過祝龍這樣的。

他自己雖然被軟禁在州衙,但是他的僕人可以每天可以進出買蔬菜米油,據僕人所說,祝家軍紀律森嚴,公平買賣,從不騷擾百姓,反而開倉放糧,老百姓都讚不絕口。

凌州城裡的商家最近生意火爆,因為祝家軍發了賞銀,士卒們有了錢,都想買點什麼。當然,生意最火爆的還是勾欄瓦舍,據說那些姑娘們從早忙到晚。

當時戚知州聽了直搖頭,都是牲口啊!

他又看了自己的兩房美妾,心裡有些緊張。幸好祝龍對自己和女眷還算有禮,並未折辱自己,也沒有搜刮錢財——其實他為官多年,還是有一些積蓄的。最後他不禁對祝龍生出幾分好感。

仔細想來,祝龍也不是強盜土匪,他是反賊啊!而且是有大志向的反賊。

他不殺自己是不是要逼自己臣服,如果真是如此,那自己該怎麼辦?到底是屈服還是寧死不從?

他心中猶豫起來,如果祝龍能成大事,那他臣服也未嘗不可,還能成為從龍功臣。但是他並不看好祝龍的造反事業,別看大宋現在四處烽煙,好像無力平亂,其實大宋還是有強大實力的。祝龍想要改朝換代,難如登天!

就在戚知州胡思亂想的時候,一身便服的祝龍進來了,脫下鐵甲的他少了幾分冷峻和威嚴,卻多了幾分上位者的雍容氣度,他拱了拱手,客氣道:“知州大人!”

“不敢不敢,學生見過祝大官人!”戚知州慌忙行禮。

祝龍站在前庭之中,只見庭中有紅梅秋菊,古樹修竹,多時覺得此處寧靜清幽,洗去心頭浮躁。

兩人進屋,分主賓坐下,有僕人奉上熱茶,然後又恭謹退出。

“戚知州可見過皇帝?”祝龍有些好奇的問道。

戚知州一愣,連忙答道:“見過一次。”

“只見過一次?”祝龍有些不相信,堂堂的一州知府,這麼多年只見過皇帝老兒一次,“道君皇帝什麼樣子的?”

“當今聖上?”戚知州又愣了,反應過來,有些不好意思道:“在下還從未見過當今聖上。”

見祝龍不解的看著他,戚知州連忙解釋道:“我是元符二年中的進士,那時先帝在位,瓊林宴上,我見過先帝龍顏!”

“那道君皇帝呢?”

“從未見過!”戚知州搖搖頭,“大宋有二百四十州,除了有卓越功績和享有盛名者外,一般地方官員難得見聖上一面。”

祝龍冷笑一聲,“州縣治,則天下治。道君皇帝竟然不識太守,真是荒謬!”

戚知州不敢說什麼,假裝沒有聽到。

祝龍又問道:“戚知州治理過哪裡地方?”

“在莫州當過幾任知縣,又權知過恩州、霸州。”

“霸州?”祝龍頗感興趣道:“霸州有榷場,每年收稅應該不菲吧”

宋遼檀淵之盟後,兩國邊境從此平靜,在霸州、雄州等地方設立榷場,進行互市,相當於通商口岸。祝龍用腳趾頭也能想象到,一處榷場每年的稅收是多麼可觀。

但戚知州卻搖頭苦笑道:“呵呵,一年不如一年了!”

“這是為何?”

“私商越來猖獗了!”

“私商?”祝龍沒聽說過這個名詞,心想莫非是還有官商?

戚知州見祝龍不瞭解這一行,便解釋道:“大宋和北遼的商人不是直接交易的,連見面都不用。大宋的商人將貨物交給我朝的官員,北遼的商人將貨物交給遼國的官員,然後兩國官員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