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軍轟轟烈烈的的除暴安良、替行道活動已經暫告一段落,因為他們只針對少數極其卑劣的土豪劣紳,跟大多數地主老財還是維持了良好的關係。

不過他們的威名已經傳遍周邊州縣,當然,這裡面也有書饒功勞。

隨著《忠義豪俠傳》的廣泛傳播,祝家軍的許多將領,像魯智深、武松、林沖、甚至祝虎、祝彪、秦明、花榮等人,都已經成了東平府家喻戶曉的豪俠了,祝家軍“除暴安良、替行道”的口號更是傳遍山東。

蕭讓也續寫了後面的幾冊,但他不會編故事,不會抓住讀者的心裡,太過注意邏輯和辭藻的華麗,所以效果不如祝龍寫的前兩冊。

儘管如此,祝龍也沒有再動筆寫。

這半個月來,他踏遍了東平府四周的山山水水,想要找一個絕佳的埋伏地點,伏擊官軍。

北宋朝廷再怎麼腐朽,那也是一頭龐然大物!

祝家軍再怎麼兵精將猛,在朝廷面前,也不過是一隻比較強壯的螞蟻。

六個主力營,兵力加起來不過5600人,這點兵力對於動則上萬兵馬的朝廷來,太少了!

所以,祝龍只能藉助於地利。

此外,兵械裝備也是重中之重。

第一件裝備是馬蹄鐵,現在已經在全軍普及了。每匹戰馬都釘上了馬蹄鐵,不但有利於保護馬蹄,延長戰馬的使用壽命,而且能讓戰馬更有力的抓地面,在雨水泥濘的道路上,能走得更穩,跑得更快,也不再害怕竹籤鐵蒺藜之類對付騎兵的陰險利器了。

第二件裝備就是板甲,因為水力鍛錘尚未安裝完成,目前還是人工鍛造為主,一個月只能打造出一百副鎧甲,全軍一共也只有三百副板甲,好在原來就有鱗甲1200副,加上從東平府武庫繳獲的500副,合計2000副鎧甲。足夠盾牌兵和長槍兵使用,至於弓箭兵和騎兵就無甲可用!

第三件裝備是標槍,用於近距離投射的話,威力巨大,足以幹翻戰馬。這個製作簡單,基本上每個盾牌兵都能配備五根。

武器裝備就是這樣,兵種方面,騎兵1100名,其中金木火土四營各100名,水字營200名,親衛營500名。

步兵4500人,擋在前面的盾牌兵900人,長槍兵和弓箭手各1800人。

這就是祝家軍可動用的全部武裝力量了,也是祝家軍最大的依仗。

這些士兵經過嚴格的訓練,有林沖、欒廷玉、孫立等饒精心調教,有祝家莊豐富的伙食供養,個個都是精銳之士,無論是紀律還是武技,都遠超大宋的禁軍。

所以雖然兵力較少,但是祝龍還是有信心憑藉地利,打敗朝廷官軍!

他預感到朝廷的官軍殺來的日子已經不遠了,畢竟攻佔東平府已經快一個月,就算宋廷再怎麼冗官冗員,內鬥激烈,辦事拖沓,也應該做出決策部署了。

九月二十二日,府衙後堂書房內。

祝龍正在和吳用、蕭讓等人商議軍務時,突然呂方進來通報,楊林回來了。

三人面面相覷,知道朝廷大軍終於來!

祝龍起身,出門迎接。

楊林站在門口,風塵僕僕,滿臉疲憊。

祝龍衝上前去,緊緊握住他的手,激動道:“楊林兄弟,辛苦你了!”

楊林心裡又感動又慚愧,他被派往京城打探訊息,人生地不熟的,又怕暴露身份,一直沒有打探出什麼有價值的情報。

直到呼延灼都已經出發了,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議論紛紛,他這才知道,連忙快馬加鞭的趕回東平府。

軍情如火,楊林急切道:“主公,朝廷大軍已經出發,殺向東平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