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朝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平府外往東五十里,有一座程家莊,平時清幽安寧,今卻來了許多客人,都是穿絲綢、坐馬車、僕從擁簇的大富之人。
“程員外,你是我們東平府的首富、帶頭大哥,家財萬貫、良田千頃,又有子侄在朝中為官,我們平時都以你馬首是瞻!如今那祝龍絲毫不念鄉土之情,吃起了窩邊草,您得想個辦法啊!”
一位地主老財一臉擔憂的向程員外訴苦,其他人也隨聲附和。
最近祝家軍磨刀赫赫向地主,不少人傾家蕩產,甚至有人丟了性命,這些地主不禁害怕起來,都來找東平府最大的地主程員外。
程員外六十多歲了,精神健爍,腰板硬朗,笑道:“大家的擔心,也是我的擔心。但今我莊上來了一個朋友,讓他來給大家吃顆定心丸!”
完他看向大廳的側門。
地主們十分疑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一箇中年學究走進來了,他一襲薄衫,在一群地主老財中,顯得有些寒酸,但幾個認識他的地主嚇得牙齒磕碰,兩腿發抖。
“吳、吳用!”一個地主結結巴巴的出了他的名字,所有人都嚇了一跳,不少人四處張望,看看有沒有士兵埋伏。
這段時間,吳用這個名字,可是地主老財們的噩夢,生怕他突然殺到自己家裡。
此刻看到他本人後,大家都有些詫異,本以為是一個凶神惡煞的大漢,誰知竟是一位斯斯文文的學究。
吳用對大家行了個禮,笑道:“可正是吳用,諸位有禮了!我今來,是想向大家解釋一下,消除誤會。”
聽他如此,大家鬆了一口氣,都凝神看向他,想聽聽他要什麼。
“我要向大家申明,祝家軍是除暴安良,替行道的。我們對付的是那些為富不仁,欺壓良善的土豪劣紳,即使按照大宋律法,他們也該抄沒家產,發配充軍,甚至斬首示眾的。只是他們勾結官府,致使受害百姓無處伸冤,我們才會打抱不平。
至於今日在座諸位,都是奉公守法,樂善好施的鄉賢,我們也是十分敬重的,不會冒犯諸位,還請諸位放心!
而且,如果你們附近有強盜山匪,也可以來找我們,祝大官人一定會替你們剷除的!”
大家聞言大喜,大擺宴席,留下吳用暢飲,觥籌交錯,酒酣耳熱,吳用也差點喝醉了。
這頓酒他是不想喝的,但是為了安撫這些人,他還是留下來了。
這段時間,他到處除暴安良,殺人不多,但抄家的不少... ...
,很多本地鄉紳都惶恐不安,生怕祝家軍對自己下手。
所以祝龍派他來安撫他們,他除暴安良是為了刷聲望,可不想真的將這些鄉紳們逼到自己的對立面。
東京,文德殿。
道君皇帝坐在龍椅之上,他儀容俊偉,頗有君王之相。
下面的大臣們激烈的爭論著東平府的事情,事情已經過去二十多,群臣們還在扯皮。
他有些頭疼。
“陛下!”一大臣手執笏板出列,只見他身材高大,雄赳赳,氣昂昂,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一位武將,實際上他是一位宦官,當朝樞密使童貫。
道君皇帝知道他要什麼,程萬里曾經是程萬里的門館先生,童貫這些極力維護他,於是心裡有些不喜,道:“愛卿有何事上奏?”
“祝賊攻下東平府已有二十多,多次進攻東阿縣,都被程萬里打退。他雖然被部下所誤,丟失東平府,但此後一直堅守抵抗,足以功過相抵,請陛下讓他戴罪立功!”
突然有人一聲冷笑,站在文官之首的老臣出列了,“程萬里身為東平知府,丟失城池,理應削職為民!”
童貫憤怒的看了老臣一眼,此人是當朝太師蔡京,權勢燻,寫得一手好字,深得陛下信任。
其實兩人之間曾經關係很好,可以是互相扶持。
當初蔡京被貶在杭州時,恰巧童貫以宮廷供奉官的身份到江南訪求名家書畫、各種奇巧之物,在杭州住了幾個月。
期間蔡京極力巴結他,陪吃陪喝陪玩,將童貫伺候的開開心心的。於是蔡京畫的屏幛、扇帶等物,童貫都送到宮中,極力向皇上推薦,於是皇上開始留意蔡京。
後來蔡京為相,朝廷收復青唐之地。蔡京建議童貫為監軍,因戰功,童貫升任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這是兩饒蜜月時期。
後來,童貫的官越做越大,開始膨脹了,事事直接向道君皇帝彙報,將蔡京甩在一邊,於是蔡京暗恨他。
當道君皇帝準備再一次給童貫升官,拜他為開府儀同三司時,蔡京拒絕奉詔,並“使相的官職怎能授給宦官?”
皇帝遂作罷,兩人從此勢同水火,只要是你支援的,我就反對;只要反對的事,我就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