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萬里長江盛產魚蝦,但滿人青麟卻仍沿襲老祖宗的飲食習慣,愛吃野味,吃不慣魚蝦。黿魚是餐中極品,可惜別稱不好,被青麟視作仇敵。這也怨不得青麟犯忌,蓋因如夫人過多,頭上常染綠色也。

正在這時,一名候補道卻走進了巡撫衙門簽押房。

於是,一出好戲,在青麟毫無準備的前提下,倏地拉開了大幕……

(正文)

武昌城內湖廣總督衙門轅門外,崗哨林立,綠、藍等各色轎子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衙門簽押房裡,張亮基與文案師爺左宗棠,著便服坐在炕上,正在商議湖北巡撫青麟染疾後署理巡撫的人選。

青麟這病得的蹊蹺,頭一天還來和張亮基稟告城防的事,第二天就由幫辦湖北軍務署湖北布政使崇綸,代遞一張染病的條子。

張亮基大感意外,就著一名候補道暗訪青麟染病的來龍去脈,甚或是青麟打著染病的旗號另有企圖。

青麟與崇綸交情甚好,兩人從打到了武昌,就日夜密謀擠走張亮基的辦法。張亮基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內心早有防備。

很快,候補道將自己暗訪到的情況如實稟報給張亮基。

張亮基聞言之下險些把肚皮笑破。

青麟到底得的是什麼急病呢?竟讓張亮基如此發笑?

青麟這人吃東西有個特點:喜歡山中野味,不喜歡水中魚蝦。這幾乎是全部沿襲了滿人老祖宗的飲食習慣。滿人原本是北方遊牧民族,整日此山彼山地狩獵。初始,大家打了野味剝了皮便分食。後來有了火,就架起來用火烤熟了吃。建立部落後,有了頭領,仍然從山中取食;建立政權後,不僅有頭領,還分出了等級。大部分人進山打獵,少部分人在樹枝茅草搭成的大帳裡坐享其成。飲食習慣入關後也改變不大。

京裡上至皇宮、王府,下到滿貴大員,都有專人定期給他們送野味。普通滿人,一年當中也要幾次出京,趕到奉天等地打上幾天獵,弄些獐狍野鹿運回家中解饞。

湖廣山多,按理說,青麟到湖北後,應該不會少了野味吃。但實際情形恰好相反。這主要是因為太平軍一直沒有真正離開湖北,或隱在遠離城鎮的村莊,或紮在某座山裡侍機而動。

起始,青麟曾派親兵進山為他打過野味,但均有去無回。有一名腿快的親兵雖逃了條性命,但卻被人割了鼻子和耳朵,至今不敢出來見人。

青麟幾日不嘗野味,就要饞得發瘋。

說這話就是十天前的事,有一名候補道,為了給自己頭上弄個紅點子,就向他進獻了一隻黿魚。

黿魚在武昌本不稀奇,但他送給青麟的這隻卻極其少見。竟然長了五條腿,兩個頭,身軀也甚是龐大,足有三十幾斤。

青麟雖到武昌多年,但卻從不吃魚,更不吃黿魚,並不知道黿魚的味道到底如何。儘管這期間有多人向他誇獎過黿魚的味道如何美,又是如何的大補。但他並不為之所動。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討厭黿魚的別稱。黿魚俗稱鱉,別稱是王八,王八又稱烏龜,是句各省都通用的罵人話。女人揹著自己的丈夫與人通姦,別人就罵那人是王八(有的則說成烏龜)。

青麟因為好色的緣故,明裡暗裡娶了許多如夫人。他玩膩了,就又去打新食,把如夫人養在家裡。如夫人閒得發慌,免不了要做一些雞鳴狗盜的事。他知道了,就著人把她賣到窯子裡去;不知道呢,便一直戴著綠帽子。

就因為這王八二字,青麟發誓一輩子不吃黿魚。

這隻稀奇少見的黿魚送到青麟的面前後,青麟登時大怒,以為是候補道有了什麼靠山,用這種東西來嘲諷他。但他又一細看,突然發現這東西比別個多長了一條腿;再看下去,何止是多長了一條腿,連頭也多出了一個。

青麟起始以為是自己眼花,沒有看真切。停了許久再看,才確定不是自己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