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歷朝歷代,團練都是地方上自發的民團,從未有出省作戰一說。但因綠營退縮,長沙守軍不足,湘勇只得抗起救援的大旗;為江西,為湖南,也為受困於南昌的好友江忠源。但讓團練出省是有條件的,團練大臣不能讓巡撫衙門和綠營白撿便宜。

彭玉麟在衡州開始動用匠役造船制舟,可朝廷允准的聖諭卻遲遲不見下達。

湘軍統帥曾國藩困惑了。

(正文)當日回到發審局,曾國藩著人緊急把塔齊布、羅澤南、王錱、李續賓、李續宜、鮑超、曾國葆、楊載福、夏廷樾等各營管帶、營官以上統領,全部傳到發審局大官廳,通報江西之危及朝廷下發給湖南的聖諭,商議出兵的事。

曾國藩未及把話講完,除塔齊布、羅澤南外,其他將領都不由一愣。

王錱當先說道:“歷朝歷代,團練都是地方上自發的民團,從未有出省剿賊一說。讓民團出省作戰,國家養兵何用?援贛這件事,我們不能答應。”

楊載福也道:“團練日常所需,均由地方鄉紳、百姓供給,並非是國庫所出。一省團練,不過是為了安定一省;紳耆在本鄉招募的鄉勇,不過是為了本鄉不受土匪侵害。讓民團出省剿賊,於情不通,於理有悖,更與國家兵制不相符合。曾大人,江西事急,湖南本應出兵,而不應出勇。巡撫衙門這麼做,是視湘勇如草芥,我們不該照辦。”

塔起布見將領們越說越多,忙道:“出省這件事,曾大人自有主見。曾大人,如何辦理,請您老明示。卑職不管別人怎麼想,卑職是完全按您老吩咐的去辦,決無二話!”

眾將領見塔齊布把話說得慷慨激昂,便都一齊看著曾國藩,不再言語。

曾國藩輕輕咳了一聲,緩緩說道:“智亭是綠營參將,是國家有案可查的統兵大員。除智亭外,在座的各位當中,厚庵也是食國家俸祿的千總。智亭和厚庵,都是發審局請來的教習。其他人,有的是讀書人,有的在綠營當兵,前程都不甚看好。大家跟了我,為了什麼?不會只為混頓飽飯吧?都是為了建功立業、封妻廕子,在史書上留下一筆。不錯,我湘勇是民團,是不靠國庫供養的團練。如今江岷樵受困於南昌,粵匪在江西肆虐。長江上下,遍佈賊船。我們卻坐守湖南,等著長毛來攻,是於情合,還是於理通?我湘勇要想揚名於各省,必須主動追剿賊匪,否則各位永無出頭之日!我湘勇也永遠不能成為,讓粵匪聞風喪膽的勁旅!”

曾國藩不輕不重的幾句話,直把王錱、楊載福二人說的滿面通紅,默然無語,相繼低下頭去。

鮑超這時道:“什麼綠營團練,都是為了剿匪的。哪裡有賊匪,我們就打到哪裡!只要有飯吃,有餉拿,管他個球!”

羅澤南這時說道:“我沒有猜錯的話,厚庵與璞山適才所言,全系氣話。他們不過是生綠營的氣。拿著國家薪俸,卻整天干些雞鳴狗盜之事!想想,誰人能不生氣?大人,想怎麼辦,您老就吩咐吧,我們全聽您的!”

王錱等人忙道:“大人,您老莫生氣,我們永遠都聽您的!”

曾國藩笑著點了一下頭,說道:“此次出省援贛,我擬先遣朱孫詒統帶新募的一千二百人先行。在此之前,因江忠淑已管帶新寧勇千人由瀏陽赴贛,所以,朱孫詒便由醴陵起程。這是二千二百人,明顯不夠。怎麼辦呢?郭筠仙剛剛為江岷樵新募了四百勇丁,我決定把這四百人直接交給筠仙,會同羅山一營,夏廷樾一營,由醴陵繼進赴贛。此次出省援贛人數,合計為三千六百人。另設糧臺一處,糧餉轉運二處。”

羅澤南吃驚地問道:“曾大人,此次援贛,解南昌之圍,綠營怎麼未派一兵一卒?我們槍炮不齊,器械不精。。”

曾國藩道:“綠營不出省,我湘勇各營正好立功!他想搶功,都搶不來!槍炮不齊,各位回營可拉出單子,由巡撫衙門依照所缺補齊。還有糧餉一項,亦由藩庫在出省各營拔隊前送到。”

鮑超這時大叫道:“曾大人偏心!鮑春霆不服!”

曾國藩笑道:“春霆,你莫非也想出省不成?”

鮑超道:“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不算俺一個?糧餉不愁,還能配齊器械!曾大人,您老快替春霆問問,有不想去的,俺替他去!”

鮑超的幾句話,把一屋的人都說得笑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