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章 楊時潮案實 江忠源被困(第1/2頁)
章節報錯
導讀:鄒壽璋倚仗巡撫衙門撐腰,逼迫恆字營二次換防,小人之心昭然若揭;楊時潮通匪一案證據確鑿,曾國藩陡然理直氣壯,官場相鬥有輸有贏。正在這時,駱秉章卻收到加急聖諭。
於是,湖南官場,風雲再起……
(正文)鄒壽璋先以操場過小為由請求移駐東門駐防,被駱秉章駁復後,他又找到鮑起豹,偷偷告了曾國葆一狀。說曾國葆移駐東門外後,從未演過一次操,每日派各哨輪番下河捕魚賣錢,把軍營當成了自家商鋪。
對曾國藩早就心懷不滿的鮑起豹,聞聽此言登時大怒,馬上把鄒壽璋的話添油加醋轉告給駱秉章。
駱秉章知道鮑起豹對湘勇有成見,並未在意。
但鄒壽卻無耐心等待,竟於一日午後,騎了匹大青馬,帶著自己的親兵營來見曾國葆,聲稱奉撫臺之命來接收防地,限恆字營五日之內,必須撤到南門外原防地駐紮。否則便要刀槍相見。
曾國葆據理力爭,並請鄒壽璋拿出撫臺的移營文告。鄒壽璋自然拿不出,但並不口軟,威脅說,五日後恆字營不撤離,便拉他去見撫臺。
鄒壽璋張口撫臺,閉口撫臺,把恆字營的哨長們都氣壞了,險些和鄒壽璋吵上一架。
鄒壽璋見恆字營從什長到哨長,人人臉上均有溫怒,便不敢久留。把話說完,急忙溜之乎也。哪知剛走出轅門不足二里,便被預伏在此處的恆字營一哨人馬截住。不由分說,用槍把親兵頂住,把鄒壽璋拉下馬來,結結實實暴打了一頓。直把鄒壽璋給打得跪地求饒才放他過去。鄒壽璋遭此毒打焉能善罷甘休?哭著便進了巡撫衙門,口口聲聲求撫臺做主。
問明情況後,駱秉章礙於曾國藩的面子,既未申斥曾國葆,也未知會曾國藩,只是按鄒壽璋的要求,飭命曾國葆與鄒壽璋二次換防。
訊息傳到恆字營後,氣壞了恆字營的哨長、什長們。大家公開找到曾國葆,請曾國葆進城去向撫臺稟明情況,不能任鄒壽璋如此胡來。
但曾國葆思來想去,沒有去見駱秉章,決定先來見大哥,聽聽大哥的意見。
聽了弟弟的話後,曾國藩沉思默想良久,才道:“事恆,我們即將移駐衡州。你回去後,也不用移駐南門外了,直接移到衡州吧。我一會兒給劉子默和彭雪琴寫封快信過去。你到後,他們會為你安排好防地的。兵、勇不和已經對守城大是不利,如今團練之間也開始相互拆臺,如何得了啊!你的營先走,我跟手讓羅山也過去。等聖諭到後,我再和大隊人馬開拔。你還有別的事嗎?”
曾國葆站起身,小聲說道:“大哥,我聽綠營的人說,鮑起豹和清德對您甚懷敵意。我離開長沙後,您一個人要多注意些,不要遭了人的毒手。他們滿人,什麼事都做得出。”
曾國藩笑了笑道:“大哥會注意的。事恆,你到了衡州,要勤加操練。要把團練練成勁旅,不下一番苦功是不行的。”
曾國葆走後,曾國藩馬上傳文案進來,快速給劉傳佑和彭玉麟茲文一道,通報恆字營先期赴衡的事,著二人見到茲文後,從速為恆字營確定駐紮地。
茲文發走,曾國藩又著人加緊擬就了通緝協標李都司的文告,又請人畫影圖形,便派人送到巡撫衙門請駱秉章閱看後下發。
剛剛把這件事忙完,曾國藩正想喝口茶水歇一歇,竟突地收到一道聖諭。接閱之下知道,卻是關於楊時潮的。原來,楊時潮通匪之事,已在收復武昌時得到確鑿證據。聖諭下達,不過是表彰曾國藩辦事精細,鼓勵幾句而已。全是官樣文章。
儘管如此,曾國藩還是很高興。因為朝廷肯定了他,就等於否決了徐有壬。徐有壬以後想難為自己,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囂張。從這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勝利。
把聖諭依例供起來,曾國藩著人新沏了一碗茶水,想歇口氣後,,便乘轎到明相寺的大營去看一看,順便把聖旨的內容向劉蓉、羅澤南等人通報一下。但隨著一名差官的闖入,他的計劃竟被全部打亂。
親兵引著差官匆匆走進簽押房。
一見曾國藩的面,差官先施行大禮,然後道:“曾大人,撫臺大人請您老速到巡撫衙門走一趟,說有急事要與大人商議。”
曾國藩一愣,一邊更衣一邊問:“老弟可曾知道事由?”
差官道:“就是適才,撫臺接了道聖旨,然後就著下官來請大人。依下官揣度,大概跟撫臺接的聖旨有關。
曾國藩再次一愣,下意識地向供奉聖諭的房間望了望。
大清體制,但凡朝廷指明給官員下達的聖旨,該官員都要將其供奉起來。案前燃香火,地面鋪棉墊,供該官員及屬官們隨時叩拜。大清各衙門的正堂,上至督、撫,下到州縣,都備有單獨的房間,專為供奉、存放聖旨使用。曾國藩雖非督、撫,但因是在籍侍郎幫同辦理團練,故與巡撫體例相同。因大清國的巡撫,都例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而總督,則例兼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御史銜。
曾國藩踏進巡撫衙門的大官廳,見藩司徐有壬、提督鮑起豹、副將清德、署理參將塔齊布等湖南文武大員均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