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曾國藩的逼迫下,駱秉章不得不作出一些讓步,同意巡撫衙門與發審局聯合,行文各省緝拿逃犯。曾國葆與鄒壽璋換防後,不期橫財從天而降,不僅節省了菜金,還寬裕了手頭。鄒壽璋知道後,眼睛登時紅了。

於是,長沙城外,一場不該上演的鬧劇拉開了大幕……

(正文)駱秉章急道:“滌生,您先坐下。您有什麼話儘管講來就是,不能一有不順就想辭缺。何況,今兒發生的事,我也沒說不管。您總得給我些時間不是?”

曾國藩坐下,突然問道:“駱撫臺,滌生只想問您一句話:今兒的事,您想怎麼管?是想參清德,還是參鮑起豹?抑或二人同參?”

駱秉章苦笑著說道:“我的曾大人哪,您能不能換一種辦事的方法?不能動不動就想參人!把人都參回家去,長毛突然反撲過來,誰來替我們守這省城?”

曾國藩驚愕地張大嘴巴,不由反問一句:“協標都鬧成了這樣,您還要姑息遷就?”

曾國藩騰地跳下地,一邊推門一邊道:“這團練,是不能再辦下去了!我還是回家守制吧!!!真鬧出事來那一天,省得跟上頭說不清楚,影響自己的前程,不划算!”

駱秉章大喝一聲:“曾滌生,您給本部院回來!”

曾國藩從沒見過駱秉章發這麼大的火,一見之下,竟然愣住了。

駱秉章下地,拉起曾國藩的手,緩了緩語氣說道:“滌生啊,張採臣背後搗我的鬼,已經讓我焦頭爛額。您我同守一城,不能再鬧意氣了!張採臣掣肘,您再摔印把子,湖南就徹底完了!您坐下,我們商議一下協標的事。”

駱秉章也不管曾國藩願不願意,硬給推到一張木椅子上坐下,自己順勢坐在旁邊。

駱秉章小聲說道:“滌生,您看這樣好不好?巡撫衙門與發審局,聯合下發一道通緝文書,在全省緝拿李都司。”

曾國藩道:“這等通緝文書不發也罷。您老想啊,通緝文書一發到綠營,鮑起豹和清德二人,肯定要把囚犯著人送出省外。我們何年月才能把他緝拿歸案啊?”

駱秉章道:“滌生,依您之見當如何辦理呢?”

曾國藩道:“除非各省通緝,否則休想將他拿獲!”

駱秉章道:“滌生,您怎麼糊塗了?全省通緝一名犯罪的綠營都司,不請旨是不行的!何況,就算我們請旨,朝廷也未必就允准。一旦駁復,我們可就太背動了!

曾國藩道:“只要我們聯銜請旨,上頭斷無駁復之理!滌生以為,綠營已被鮑起豹與清德帶成了害民、擾民之師。此時如不加意整飭,肯定要鬧大亂子!而整飭綠營,我們就從李都司下手。長毛眼下雖在皖、贛,但亡我湖廣之心並未死。湖北有警,湖南勢必震動。靠現在的綠營防守長沙,守得住嗎?儘管鄒叔績所募湘勇,已到長沙城外操練,可只有一營人馬。事恆的一營雖到城外多時,但直至今日,仍有三百餘人沒有槍械可用。形勢如此嚴峻,您卻仍在姑息清德、將就鮑起豹!您到底是怎麼想的呀!”

駱秉章搖頭說道:“滌生啊,您又在犯糊塗。您不會不知道,鮑起豹和清德,都是上頭比較相信的領兵大員。就算您我聯銜參他,就能參倒嗎?說不定,他們兩個平安無事,我們兩個卻先倒了!這不是我在胡說,這是有案可查的呀。”

一席話,直把個曾國藩說的半天無語。

許久,曾國藩才道:“我們一面聯銜請旨,一面行文各省,緝拿案犯如何?我們總不能任他逍遙法外呀!”

駱秉章沉思默想了一會兒,點頭說道:“這還真是個辦法。依我私下揣度,皇上總不能為了一個不中用的四品都司,怪罪一省巡撫和一位墨絰從戎的團練大臣吧?滌生,您回去後,先著人起稿。我們把摺子拜發後,再向各省行文。如何?”

曾國藩道:“滌生以為,我們應該把通緝告示,先行文各省,標明賞格。然後再拜折請旨。巡撫衙門最好先把賞格及要犯圖形,在省城四門及各要道貼出,同時向各軍營通報。無論官、民、兵、勇,只要發現通緝要犯,並報告給當地衙門,一律有賞;替官府將要犯捕獲,一律重賞。”

駱秉章起身道:“就依您所言,本部院現在就著人辦理此事。”

曾國藩的轎子在發審局轅門落下。

曾國藩一走出轎子,當即發現轅門外多了些湘勇,不由對迎出來的門房小聲問一句:“有什麼事嗎?這些勇丁是哪個營的?”

門房稟道:“稟大人,並無其它的事,是事恒大人進城了,現在在簽押房等候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