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比埃及說,帝國專家的猜想更加膽大。根據他們的推測,崑崙不在地球而在月球,而且這種說話還有一些依據。

崑崙不在地球!

根據《山海經》《龍魚河圖》等很多古書中記載:“崑崙山,天中柱也”,也就是說崑崙山不在人間,但是在人間和崑崙中間有一根天柱,只有透過天柱,才能到達崑崙。

專家們聯想神話,崑崙之丘又稱崑崙之虛,什麼是虛呢?就是孤懸在空中的意思,而共工怒觸的不周山,山沒有四周是什麼,不就是根柱子嘛。

由此可以得出崑崙山是懸浮在空中,但是透過天柱和地球相連在一起的一塊大陸上。

巧合的是不止炎黃神話中有關於天柱的記載,最早的《聖經》中記載,人與神最早可以透過一座高塔溝通,古巴比倫神話說,秦星曾有一座連線天、地的巴比倫塔,人們經常透過這座塔上下行走。

那這裡的巴比倫塔、《聖經》中的塔、《山海經》描述的天柱會不會是同一建築呢?如果這個建築存在,為什麼帝國找不到?

可能天柱在大秦之前就已經被毀掉了。原因是天神為了阻止人類上去,破壞神仙修行,故意設計了一場災難將天柱毀滅,這場災難就是大洪水。

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神話中都不約而同記載了這一災難。比如《聖經》中諾亞方舟,瑪雅人的預言、蘇美爾王表、亞特蘭蒂斯的消失、大禹治水等等,這難道是巧合嗎?

專家們以炎黃神話為主得出以下結論,懸浮在空中的崑崙神仙們為了毀掉天柱,製造史前大洪水,災難中巨大地震將本是一整塊的“盤古大陸”分成3塊,並安排共工怒撞不周山,也就是天柱,直到天柱毀滅,與秦星相連的崑崙山,以及崑崙山居住的神仙,或者人類先知們也一併離我們而去。

所以無論帝國當年怎麼如何尋找都不可能找到飛走的崑崙山。

而神話中,嫦娥奔月可能就是古人看到的先知們離去?

女媧補天則是先知們在修補地殼飛離後造成的大氣層破壞?

這麼說似乎合情合理,那問題來了,飛走的崑崙山去了哪裡了呢?其實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月球。

根據遠古資料,在“大洪水”之前,全世界的神話中都有關於太陽、獵戶座等天體的記載,卻對離我們最近的月亮卻沒有任何描繪。這很不正常,所以眾人猜測在大洪水之前,天上會不會根本沒有月亮?

2300年前,亞歷山大里亞大圖書館的第一位館長在留下的文獻中寫道:“古時候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古希臘天文學家阿納克薩哥拉斯也說,月亮在天空中出現是很晚的事情了。

在瑤族傳說、南非洲佈滿族神話、阿爾卡荻亞古國等等記載中,都說在遠古時候天空根本沒有月亮。

迴歸科學,月球年齡大約已有46億,地球年齡大約45.5億年,幾乎同一時間出現,如果說曾經本就是同一顆星球,由於大洪水地球上崑崙大陸離開,形成了一顆行星,似乎也說得過去。

不過就是在這裡,楊子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月球上到底有沒有神仙居住?

根據近些年帝國空間站、載人飛船等對月球的探索發現,月球部分地區有7個高度大約和15層樓差不多的三角建築物,像極了秦星上的埃及金字塔,從這些建築的角度判斷,明顯運用了幾何學,完全不是自然形成。

而根據帝國航天局的一些秘密資料,最早一批登月的帝國航天員都曾在月球上空遭遇過不明飛行物。

隨後數次帝國的登月任務都遭到某種地外神秘力量的監控。

這些情況都似乎在證明月球沒有表面上看著那麼簡單,而隨著地心世界與地心人的發現,帝國對於這兩個結論更加重視起來。

地心人都出現了,月球人說不定也存在。

而楊子墨更加趨向於第三種猜測,地心世界的三眼族算得上實錘的遠古秦星文明,而在更早的時間裡面,或許還有更加發達的上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