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山海經》崑崙之謎(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番遊玩下來,項羽也漸漸熟悉了這陌生的環境。除了還有些不自在以外,其他的東西他都在慢慢適應。
比如現在他跟著國師乘坐專機前往帝國一處特殊的地方,對於這些能夠在天上飛的鐵鳥,他已經相當習慣了。
《山海經·海內西經》雲:“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欄。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鎮之。”
崑崙山,又稱崑崙虛、炎黃族空中的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丘或玉山。
現在地理上的崑崙山一般指崑崙山脈,位於西域之地。秦星中洲中部大山系,也是大秦西部山系的主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西域,伸延至雍州內。
其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崑崙山在炎黃一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帝國百姓稱崑崙山為大秦“龍脈之祖“。
山海經的原本,楊子墨曾經見過。現如今也完好的儲存在帝國密庫裡面,受到高規格的保護。
透過山海經的描述,他對崑崙有好幾個猜測,這也是他此次前來的目的之一。
經過帝國衛星的掃描,能夠知道現在的崑崙山是一座橫貫西域、雍州的巨大山系,當年大秦攻打西域發現了一個叫做于闐(tián)的國家。
當時猜測于闐就是黃河的源頭,並且那裡盛產絕世美玉,看到這些潔白無瑕的美玉,楊子墨查考古書後,發現與《山海經》記載的崑崙山位置很匹配,就認定於闐南山就是傳說中的崑崙山。
經過仔細的檢視之後,帝國也只是發現這裡是一片山脈,並未山海經中描繪的那些場景、生物發現,最後這裡便交給了研究人員研究。
《山海經》中記載,崑崙山是“百神之所”,也是西王母的修仙之地,“西王母”長得很奇怪,人頭豹身,兩隻青鳥侍奉左右。這是關於崑崙山和西王母最早的記載,同時期出現的神話便是黃帝大戰蚩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都和西王母有關。
根據其他古書記載,古崑崙距炎黃一族大約是46萬里,周穆王駕車走了一年,周代一里約等於現在415米,算下來大概走了19萬公里。
19萬公里能去哪裡呢?
周朝當時距離當時的大秦也不過五百多年,當時世界上存在的古國,只有孔雀王朝和古埃及,去孔雀王朝顯然用不著走一年,所以從距離和時間上來判斷,崑崙山可能是在古埃及。
大秦距埃及直線距離7500公里,但是要考慮,那是沒有高速公路,地理知識也不完善,從大秦跑到埃及走19萬公里也並非不合理。
根據地形描繪,《山海經》記載崑崙山“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
後面大秦一路打到西荒(歐)大陸、南荒(非)大陸,經過對比發現,記載中的西海與地中海非常相似,埃及剛好在在地中海之南,流沙則是阿拉伯沙漠,是埃及之濱,赤水和黑水則是尼羅河與紅海。
而尼羅河每年79月會因攜帶泥沙而變紅色,正好對於赤水!
而原文記載的“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這裡沒有用崑崙山,而是用崑崙之丘。
丘在當時有兩個意思,一是小山,二是用石頭堆起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