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大學生》雜誌評選了一次年度十大熱詞,分別是“下海、申辦奧運、發、大哥大、第二職業、電腦、沒商量、說法、發燒友、學雷風。”

其中“下海”赫居榜首。

如果劃分一下,那麼在八、九十年代,華夏其實一共爆發了三次下海潮。

第一次是84年,這一次下海潮,讓暴發戶這個詞徹底在華夏響了起來,因為第一次下海的主力人群是“兩勞”期滿釋放人員,退休職工,還有無業遊民,基本也就是那些被罵的小流氓。

對於這幫人來說,這確確實實是一次暴發,一次刺激到所有華夏人的暴發。

絕對夠刺激了,因為可能昨天那個你還嫌棄配不上你家姑娘的雜毛,今天找的小三都比你家姑娘靚了。

太刺激了。

第二次在86年左右,這次火了的詞是“管倒”,因為這次下海的主力人群大多都是有編制,甚至混體制的管。

第三次要放到92年,設計師去南方看了看,然後說了一些話。

從此,萬類霜天競自由。

而這次下海潮的主力是科技人員,這也迅速刺激了華夏的科技水平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邵世明參與了第一次下海潮,而李青山則趁著第二次下海潮跟撲通跳了下去。

沒濺起來多大水花,還差點淹死。

許惜年聽邵世明自己說過幾次,並不完整,說他當時也差點輝煌起來,結果還沒嘚瑟上呢,就被女朋友坑慘了。

賠了個精光。

這直接導致老邵決心打一輩子光棍。

當然他光棍也不是自己主觀的想法,因為在許惜年看來老邵還是特別饞女人的,老邵最大的愛好就是開車去膨浦新村風景路那邊轉,褲兜空空,每次也不敢進去,就在門口溜達幾圈。

這是李青山說的。

所以許惜年猜測老邵光棍的原因估計還是年紀大了又窮,再加上看著沒啥本事。

滬海這地界勢利著呢。

李青山畢業後直接分配到了醫院,也算是有編制在身,只是一方面因為被排擠,一方面心裡又有些蠢蠢欲動,最後選擇跟著跳了下去。

算是小打小鬧吧,也賺了些小錢,後來囡囡她媽難產走了,就放棄了搞事業,開了小診所,把心全放到了孩子身上。

小夏利穿梭過高架。

公司跑註冊的事情雖然繁瑣,但更多的時間裡是等待。

有邵世明充當司機,去哪都是接送,還挺方便。

車子在華庭門口停下,華庭對面圓形的滬海體育館近些日子很是熱鬧,邵世明說是要舉辦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了。

許惜年感覺得出來,因為華庭這些日子多了很多老外,各種膚色,舞廳這幾天的歌曲大部分也選擇的是英文歌。

半隻腳都邁出去車子了,許惜年又想起了什麼,回頭從駝色皮包裡掏出一摞單子遞給了副駕駛上的李青山。

“這是滬海這幾年獲批的保健食品目錄,你先挨個聯絡一下。”

李青山端在手上看了一下,產品名稱,獲批功能,申請單位,還有單位的聯絡方式。

一應俱全!

“你從哪搞得這個?”

許惜年徑直朝大門走去,背對著車子擺了擺手,並沒有告訴他。

這是盛姐給的。

也就是許惜年在華庭的知心舞友們裡面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