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月饗祭(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鮮的炸雞塊,歡迎品嚐。”
“漢堡研究會出品,超級巨無霸漢堡,絕對物超所值……”
“特製可麗餅……”
月饗祭的第一天,遠月學園正門大道上人頭攢動,學生們儼然化身街頭小販,臨時搭建的帳篷和餐車連成一片,叫賣聲此起彼伏。
月饗祭期間,遠月學園內授權學生開店的區域共分為三塊,分別是:
第一塊區域是從學校正門進來,一路延伸的主幹道。在這個區域內,學生們開設的店面主要販賣小吃,整體的氛圍類似於社會上的步行街,遊客們可以拿著買來的食物邊走邊吃。
這裡的店面租金和建造成本不高,食物又多是小吃價格不貴,在這裡開店主要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由於價格親民,這裡是整個學園祭中游客最為集中,也最為熱鬧的區域。
第二塊區域是中央區,這裡是原本是教學樓、運動場等設施集中的地方。月饗祭期間,學校將這裡的建築和承包給了學生。
在這個區域開設的主要是平價餐廳,收費比正門要貴上不少。但每家店面的平均面積比較大,也有室內的用餐區域。由於有很多料理教學樓,後勤保障更好而且有專業廚房。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內難以提供的高專門性料理或需要特殊裝置製作料理的店面會集中在此處開設,而且中央區域比較能自由設定店鋪規模。適合大型團隊合夥經營。
第三塊區域是臨山區域,遠月學園整體佔地面積很大,學校內甚至有一座山。山上零星分佈著如隱居密處般的建築,幸平創真他們所居住的極星寮就在山上。在學園祭期間,山上的部分建築被作為餐廳使用。
臨山區域的用餐環境更好,但平均消費極高。加上位置深入遠月學園,比較偏僻,如果沒有足夠的名氣根本無法招徠顧客。一般只有遠月十傑會在這個區域開設店鋪。
雖然李想已經是遠月十傑,前段時間又獲得了來自w的名氣加成,就算在臨山區域開店也不愁客源。但考慮到臨山區樹木密佈,消防方面容易出現意外,李想還是將自己的店面開設在了中央區。
李想開設的店鋪面積不大,店內裝潢請工人完成,在月饗祭開始數天前剛剛完成。主要是增加了一些擺件,桌椅等。為了避免油漆味並沒有重新粉刷,只是仔細打掃了一邊。
店內除了請來的幾名負責上菜和清掃保潔的員工之外,廚房內就只有李想一個人。如果不是李想早有準備,在開店前徹底鍛鍊過自己的速度,恐怕是會來不及的。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廚房內有了外人,那李想使用投影魔術就得束手束腳,效率反而會降低。索性廚房裡就只留他一個人,這樣反而簡單直接一些。
這樣的做法,差點讓十傑第一席,總是不放心別人動手的司英士誤認為李想是自己的同道中人。
“一號桌的甜點,三號桌的主菜,九號桌的頭盤。”
按下上菜鈴,李想把自己已經做好的菜品放在傳菜口,讓服務員來取。
“啊,這是甜點嗎?看起來好精緻!”
一號桌的兩名年輕女性客人,看到呈上的甜點時,幾乎不捨得吃,拿出手機就開始瘋狂拍攝。
李想給她們呈上的,是甜點“巧克力咖啡杯”。
之所以叫做巧克力咖啡杯,是因為盛裝“咖啡”的杯子、勺子以及碟子,全都由黑色的巧克力製成。巧克力碟子以及杯子的表面還有白巧克力繪製的精緻花紋。
在在精緻的巧克力杯子之中,盛滿了濃縮的冰咖啡芭菲,這是“咖啡”;頂部覆蓋上一層櫻桃酒薩芭雍,這是咖啡頂層的“奶泡”;在碟子上,還放上了兩塊裹著金色黃麵包屑的方形松露巧克力,這是“方糖”。
看上去像是咖啡,實際上卻是一道美味的甜點。
這道甜點全都是提前做好的,原因在於製作過程實在是太過繁瑣。而且需要提前冷卻。如果不是李想利用投影魔術衍生出的流體控制以及溫度控制的能力,一份甜點就需要耗費李想半個小時的時間,就算是用“作弊”的方法加快了製作程序,李想也只做了100份左右。
&nad1('gad2';} catch(ex{}製作“杯子”、“碟子”的巧克力,先是在55攝氏度下加熱融化,之後加入少量碎巧克力降溫,之後重新加熱到32攝氏度左右回火。融化不穩定的油脂晶體,使巧克力更加柔滑,易成型而富有光澤。
將融化後的巧克力塑性成圓筒型,圓盤形和曲線優雅的杯柄,冷卻硬化後將它們“焊接”在一起,形成杯子和碟子完整的形狀。
兩塊“方糖”,是將煮沸的高脂鮮奶油加入70%的黑巧克力攪拌製成,兩者混合後再經過冷凍,就會形成鬆軟,外觀類似布丁一般晶瑩的甘納許巧克力醬,將其切成正方形的方塊,表面再裹上一層金色的碎甜麵包糠或是焦糖,就成了糖衣巧克力方糖。
咖啡杯底部,加了一塊用意式濃咖啡浸泡過的圓餅乾防止內容物溢位,杯中的“咖啡”,是用意式濃咖啡、蛋黃和奶油混合攪拌打至發泡,然後冰凍而成。
最後,將酒香濃郁的薩芭雍泡沫倒入杯子,加入少量的深紅色的櫻桃甜酒。製成“奶泡”。
這道甜品非常受女孩子的歡迎。僅僅經過一個上午,就已經成為了李想店內的招牌甜點。
除了“巧克力咖啡杯”,李想製作的巧克力熔岩蛋糕、特製巧克力蛋撻、慕斯蛋糕等,也非常受歡迎,一時之間,李想甚至成為了不少女孩子的夢中情人。
而李想精緻的料理,也征服了不少慕名而來的老饕。
除了比較簡單的料理之外,李想還準備了一批高檔材料,專門用來對付這些願意出高價的老饕們。這些菜品全都需要提前預訂座位才能嚐到,預訂的價格可不便宜,幾乎達到臨山區域的水平。可以說,李想店鋪裡營業額度的大部分,都是這些“貴客”帶來的。
為了滿足這些挑剔的顧客,貴賓席只有一桌,而且在二樓的單間內,提供的菜品也更為精緻。
李想的店面內只有十張桌子,提供的主要是法式套餐。價格在中央區是最高的,在這個時候,李想終於明白了餐廳的毛利潤究竟有多恐怖。
如果不計算店鋪的租金、水電以及損耗,每一道菜完成後的售賣價格至少是原材料價格的2倍,而餐館若是有一個高明的廚師坐鎮,價格翻上5倍、10倍、20倍都不稀奇。
不過這對李想而言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他是不用擔心店鋪賠本的事情了。
“這道咖哩風味惠靈頓牛排真的太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