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蘇末猜測是方仕許諾好處,才使得謝溫辭前來落山村做夫子。

誰曾想竟是人情債。

她心不在焉的端著碗,邊吃飯邊琢磨。

飯後,顧錦年收拾飯桌,隨即顧平安去廚房洗碗。

等將顧杏年哄睡著後,蘇末才敲響顧錦年的房門。

「錦年,睡了嗎?」

正在看書的顧錦年從床上下來,套上鞋便去將門開啟。

「娘,有什麼事嗎?」

「村塾來了位新夫子,是元雍二十四年的舉人,娘希望他能收你為徒,可懂?」

顧錦年對蘇末素來是言聽計從,他點頭,狹長的眼眸如淵似墨。

「我會好好表現的。」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

蘇末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眸光落在床上的書籍處,微微皺眉。

「好學是好事,但娘也說過,要注意勞逸結合。

你還小,身體健康才是眼下最重要的,書娘先拿走,等晚上再還給你。」

說罷,她走進去,拿走放在床頭的書,臨走前還不忘催促和叮囑顧錦年。

「趕緊上床睡覺去。

對了,下午你和平安記得帶杏年去給羊割草,還有去海邊撿海螺。」

從顧錦年屋裡出來,蘇末將書給放到書房去,隨後拿著麻繩上山砍樹去。

冬日臨近,竹床睡著不暖和,蘇末便尋思趕在下雪前做兩張架子床出來。

前幾天一直下雨,樹木都是潮的,蘇末將砍好的樹拖回去,藉著落日餘暉,弄成木板倚靠在院牆邊,趁這幾日天晴,好好曬曬。

夜裡吃過晚飯,惠娘藉著微弱的月光來到顧家。

「王魁星從縣裡回來了,你這會得空不?」

王家在縣城有租一間屋子,大通鋪,王家四個讀書人在書院讀書的時候住。

王童生考上秀才後,打算一鼓作氣,參加明年的鄉試,便搬到縣裡租的屋子去住了。

王魁星三兄弟雖然在守孝期間,但學業也不能落下,因此也搬過去住,方便往來書院。

而小劉氏則是留守在落山村中,但到底新婚燕爾的,王魁星惦記著小劉氏,平日放學後抄書掙錢,沐休則連夜趕回來,次日夜裡再趕回去。

村裡不少人都說王魁星這是栽小劉氏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