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回想起謝溫辭的模樣,確實不像個心胸狹隘的,但知人知面不知心。

蘇末雖然不喜歡王魁星,但村塾還真就不能只有謝溫辭一人。

單獨受教還是與多人一起受教的區別蘇末很清楚。

謝溫辭是顧錦年的良師,蘇末不是大善人,不可能拱手讓人。

「再說謝舉人定是要再往上考的,若是真只留他一人,指不定適得其反。」

村長一聽也是這個理,這天底下的讀書人哪個不為自身的前程著想?

「你說的對,是我想左了。」

「您也是謹慎起見。」

蘇末知道村長這是聽進去了,繼續道:

「明個村塾開學,還辛苦您別忘將謝舉人及王魁星招至一處,商討開學後二人的分工事宜,以免引起爭執。

還有這月錢的事,謝舉人到底是縣令大人請來的,又是舉人,若跟王魁星一致,怕是說不過去。

您看是您去跟謝舉人談談,還是…」

村長沒有多想,直接道:「這事還是你來說的好,到底這村塾是你出資創辦的。」

「那成,我這就過去跟謝舉人談談,到時候您也好記賬。」

這月錢是在收上來的束脩里扣除,除此以外,還有些筆墨紙硯的採買也是從裡面扣。

這些東西太貴,若是全靠村民們自己採買,壓根供不起,蘇末為了完成任務,便託陳辭海,去湖州府買價格低的來。

買的不多,緊著用夠幾十個孩子用半年。

蘇末跟村民說的很明白,這下半年除了束脩,所有的東西她都包了,就當是讓孩子們先去試試水。

若是真有天賦,確定明年要繼續讀下去,那這些筆墨紙硯及書籍之類的,就需要他們自己掏錢。

畢竟她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村民們感激的不行,若非村長攔著,一個個都要給蘇末跪下磕頭。

供孩子讀書,這要在以前,那都是想都沒想過的事。

你說他們不羨慕,不心動那肯定是假的,可讀書費錢吶,家裡情況就這樣,他們不敢嘗試。

而不嘗試,自然不知道一家到底誰有讀書的天賦,若是咬牙挑一個供他讀書,那家裡其他孩子怎麼想?

且若那孩子考取功名,記得家裡兄弟姐妹的好,拉家裡親戚一把還好。

可若考取功名,卻嫌棄兄弟姐妹們是泥腿子,恨不得避而遠之…

又或是連功名都考不上…

為一個不確定的前程,使得一家反目成仇,這樣的事其他村子也不是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