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鬧事的讀書人立時安靜下來,便是傻子都能看出那位黑衣老僕絕非常人,更何況他們這些書山爬出的鬼靈精。

“來竹林學堂所為何事,直言,莫要廢話。”柴天諾只是淡然一瞥,卻讓諸位讀書人不由自主打了個寒戰,相互間言語再三,一瘦高中年被推了出來,強自鎮定地說:“不過一小小蒙學,卻在周邊闖下偌大聲名,我等近日來便是為了拆穿你地真面目,只一沽名釣利小人!”

“與你說個明白,趁早關了這可笑的竹林學堂,免得誤人子弟!”

“放屁!”未等柴天諾說話,安期生直接怒了,一把魚食灑出,半粒不差全糊到那人臉上。

“什麼東西,閭左之地地孩子本無學上,也未見你等有哪個出來教育,家師免費教導讓他們改變命運,你們這些傢伙卻蹦出來胡言亂語,一群欠揍地忘八端!”柴天諾和筆老紙老驚了,安期生這孩子秉性沉穩,今日怎地發了如此大地火?

柴天諾不知,幾個月時間的相處,與安期生來說,自家師父便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完人,聽人如此說他,立時火氣沖天,恨不得與他們一人二百大嘴巴!

“這、這學堂裡怎麼跳出個道士?”中年讀書人吃驚的說,柴天諾拍拍安期生的肩膀,輕笑著說:“這是我弟子。”

“。。。。。。你到底是讀書人還是道士?”

“攀書山渡學海,覽人間歲月悟世間道理,你說我是讀書人還是道士?”柴天諾反問,那人不耐煩揮手:“不與你廢話,既然開了學堂,便按讀書人的法子比對,你若勝了,我等便承認你有授業本事。”

“若是敗了,便老老實實關了學堂滾蛋!”

“富克錦城數十年文道平靜,便因你起了波瀾,屬實容不下你這攪屎棍!”中年書生說得上癮,早已忘記剛才發生之事,旁邊幾個同來者拼命拽他衣襟都止不住,待羅睺將其舉起,這才驚慌起來:“君、君子動口不動手,行事怎能如此粗”那個魯字還未出口,便讓羅睺卷作一團扔了出去,咕嚕嚕二十餘丈,滾蛋一詞倒是配的甚為貼切。

“有句話,需與你等說個明白。”柴天諾負手行過小橋,來至一眾讀書人面前,目光落處無人敢對視。

“你們算什麼東西,某教不教書用得著你們同意?”

“輸了便要某關停學堂滾蛋,好不要臉的說詞!”

“只說某輸了怎地,卻不說你等輸了怎地,麵皮都扔家裡沒帶?”說辭辛辣,刺的一群讀書人面紅耳赤卻不敢反駁,畢竟之前兩位仁兄下場歷歷在目,誰也不想再觸黴頭。

“說甚數十年文道,若你等便能代表富克錦城文道,那這車師地區的首府,便徹底完蛋了!”一番話說的眾人啞口無言,雖說讀書人都是能言善辯的主兒,但大傢伙誰都不是傻子,強權在前,如何敢亂說話?

“無話說了?”柴天諾輕笑搖頭:“別說未與你們機會,要比什麼儘管說,某承下了,只是莫要牽扯孩子,他們的未來大於天,豈能讓你們這幫酸腐左右!”見柴天諾應允,讀書人興頭立時高漲,答應便好,待贏了他,把他不學無術的名聲四處那麼一散播,看他學堂如何還能辦得下去!

便因竹林學堂,城內以及周邊鎮子裡的私塾日子都不好過,原本教幾個生僻字便能敷衍過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

拿不出實在的進展,交了束脩的家長能指著鼻子罵祖宗!相互協商一二,一儒衫袖口繡有菊花,面上撲粉唇抹胭脂的男子上前,翹著蘭花指拱手說:“竹林先生既然應允,那學生便請教一番書本上的淺薄知識,您且聽好。”柴天諾點頭,略微後退半步,這傢伙身上到底燻了多少香料,丈許之外都有窒息感!

不過這種考教般的比試還真是許久未曾有過,如今再來,屬實有些懷念的感覺。

“咳咳!”菊花男咳嗽兩聲,拱手說:“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何意?”biqμgètν.net說完這話,菊花男忍不住回身,衝眾位仁兄挑眉,這句話牽扯孝道,解意稍有偏頗便是大錯,實乃坑人最佳語句。

柴天諾輕搖頭,經歷過前世教育,自然對這句話有些微詞,但與今世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金玉良言。

畢竟時代時空不同,理念自然不同。

“侍奉父母,若有過失須委婉勸告,若說清了卻未被接納,依然要尊敬他們,不要忤逆對抗,繼續操勞而不怨恨,我說的,可對?”柴天諾反問,菊花男臉上笑意僵住,思量再三想要挑出病處,怎奈這釋義雖不出彩,卻四平八穩,屬實挑不出毛病,只能拱手:“竹林先生釋義精闢,無漏,學生敬佩!”柴天諾回禮,雖說眼前男子有些娘娘腔,但與己起的號甚得心意。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何意?”菊花男再問,柴天諾笑,這可是前世名言,莘莘學子何人不知?

“學習時不可一味照本宣科而不知進行思考,那樣容易陷入無趣、迷惑而無所適從。”

“但若只是思考卻不進行學習,也會因沒有知識積累而得不到更有價值的結論,畢竟萬丈高樓平地起,若無堅實地基,一切都是空。”眾讀書人齊咧嘴,奶奶個熊的,說的真好,比從神州傳來的那些釋義本子好了不是一點半點,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竹林先生,這段話語的意思,到底為何?”菊花男思量許久,丟擲一段大學經典,這段話語釋義眾多互相駁衝,他已不是考量,而是在請教。

柴天諾略做思考,認真說:“這段話莫要過多解讀,諸子先賢留存,並非為了考教,而是知識傳承!”

“其義淺顯,透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有了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

“意念真誠後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後才能修養身心。”

“身心修養好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

“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