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天下策論,莫不也是先賢諸子所做?”一學錄問,柴天諾搖頭,笑著說:“那倒是某的見解,不過認真說也是踏著先人的腳步向前,還是有些稚嫩。”此話一出,眾人齊齊咧嘴,天下策論這本書的稱謂一點不虛,可真是把天底下的事情說了個通透,於治國來說堪稱重寶!

這般重要的書籍若是還說稚嫩,恐怕天下便沒有不稚嫩的書籍了。

“大先生,論道文淵算是誰的書籍?”又一博士好奇的問,滿堂文人盡是認真望向柴天諾,論道文淵是本少有的大部頭,與文道諸事講得通透,飽含至理名言,乃是有心攀登文道巔峰者的不二寶典。

殤國大祭酒閣下曾經坦言,若只論與文道位置,論道文淵一書,堪稱天下無二!

“這個,也是某的書籍,稚嫩的緊,稚嫩的緊!”柴天諾謙虛的說,滿堂文人齊咧嘴,心道那般巨著都稱稚嫩,大先生屬實謙虛過了頭。

“其實老朽覺得,道論才是天下第一書。”一位年老的博士捋捋鬍鬚,笑著問柴天諾:“大先生,這本道藏典籍,不會是諸子先賢的作品了吧,我看其中有諸多句子,可是以您的身份做一引證闡述。”

“哈哈,卻是某的拙作,其中道理講的太過生澀,待有閒暇,某定會重新編訂。”說到這裡柴天諾忍不住撓了撓頭,道論是自己與大道法則的理解參悟,隨著時間推移,確有不少不合時宜之處,有機會真是得想想,該要如何重新編制。

談到道論,所知者自然少了許多,畢竟不屬文道,認真講卻是一本道藏般的冊子,與文道真是沒有多大關係。

不過此書一出便被道宮收錄成為傳世道藏,道宮道首千峰真人曾言,天地間的道理都被大先生一人說出,屬實讓他們這些修道的汗顏。

有傳聞天底下的異人奇士,不管自己是何種出身,與這道論皆是人手一份,所以天下談起浩然先生書籍,首推第一的,一般都是道論。

皆是文道中人,相互間談的自然通透,也談的舒暢,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便是下午。

院長懇請柴天諾與諸學子解惑,畢竟四書五經已經列入科舉專案,若論誰與其中道理最明,柴天諾這著作者無人可比。

略作思量柴天諾欣然接受,教化大事於己於天下有大益,何樂而不為?

半個時辰後,不止州院諸位師生到位,便是周邊學堂私塾的也盡數趕了過來,便是再大的屋子都盛不下,索性便在大校場上這堂課。

為了所有人都能聽清,院長特意去請隕城道宮的大師幫助,與大校場周遭設下法陣,方便提問回答。

聽聞是寫出道論的柴大先生講學,隕城道宮也是傾巢出動,這般得大能解惑的機會,可真是不多!

“大能,柴大先生不過一介書生,怎地便成大能了?”院長疑惑,隕城道宮話事的道長輕搖頭,認真的說:“我家道首曾言,便大先生從未修過功法,只他與大道的認知,境界也不會低。”

“正所謂朝聞道夕褪凡,大先生,怕是有仙人之資。”

“當然,也可能是聖人,只是那般神奇存在,卻是我等修道之人不明瞭的了。”看著大校場滿滿當當的眾人,柴天諾笑了,便牆頭都坐滿了,未真真是沒想到,自己的人氣竟然這般旺盛!

“未成想,一趟不在計劃內的講學,卻讓諸位這般勞累,柴某屬實慚愧。”柴天諾叉手行禮,全場沸騰還禮,天下聞名的浩然先生這般謙虛,有些出乎意料。

人多所求自然也雜,不管單講何事都是不妥,柴天諾便讓眾人提問,有問必答。

這般講學方式倒是少見,眾師生也是心喜,立時便有無數人舉手,院長從中隨意點出一人,卻是一位舉子,叉手認真問:“大先生,您所著大學中,有言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學生曾與諸多同窗解譯,卻總有出入,不知本意為何?”柴天諾點頭示意其放下手臂,認真說:“此言簡單直白,講的便是喜好人們厭惡的,厭惡人們喜好的,便是違背做人的原則,善惡相對法則不容,災害必然會落到身上。”

“大學所講多有為人處世的道理,不要過分解讀,便倚常理即可。”學生拱手,退回原位。

緊接又有學生舉手,問的卻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柴天諾笑了,這卻是中庸裡的言語,看來學生們為了科考,還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中庸之言,認真說便是用中,慎獨,以誠便為核心。”

“努力學習浩瀚知識,詳細詢問查詢事物發展因緣,謹慎的去思考,明確的分辨是非,腳踏實地的去做,這便是其中道理。”眾人恍然點頭,一學錄苦笑說:“我之前一直以為中庸的意思是不左不右圓滑處世之道,未成想,竟是這個意思。”旁人鬨堂大笑,柴天諾也是笑,笑過之後認真說:“中庸之意,旨在培養讀書人剛正不阿、不偏不倚的君子人格。”

“何為君子?”

“山水人格堅定信念,無論刀山火海原則不變,不與糟粕同流合汙。”

“與秉性道德擇善固執,通道中庸而達極高明,這便是,成聖之途!”言語落地,大校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未曾想到,原來中庸所指,乃是成聖之路!

眾人思量許久,過了得有盞茶功夫,才再次有人提問:“大先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作何解釋?”

“君子致力於根本,根本之物確立,仁道自然便會誕生。”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便是行仁的根本。”

“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何解?”

“對於行善,沒有別人自己區別,去己不對受人誠果,用快樂的態度吸取他人優點來做事,自然事半功倍!”眾人不斷提問,柴天諾一一解答,平日裡的疑難迎刃而解。

與柴天諾來說,今日也是意義不同,原本有些模糊的記憶,再次變得清晰。

臨近講學終末時,柴天諾從院長手中接過一支蘸飽墨水的大楷,鄭重於牆上寫下一行大字:“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