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老人送上車,目送著車子遠去之後,寧孑看了眼時間,距離預定的展示時間還有半小時,於是抱著三月,開始在基地內步行。

今天說的話稍微多了些,但是沒辦法。人口問題是個大問題,華夏人口是多,但年齡結構卻已經不太適應未來太空時代的發展。而且重點還是育齡人口,說白了就是人口結構質量問題。

三月其實並不太在乎這個問題,但寧孑在乎。

這關乎到未來第一批太陽系內各個人類征服的星球飄揚的是什麼旗幟的問題,所以非常重要。

太陽系外的星球暫且不談,太陽系內目前算下來就那麼幾顆行星適合改造。除了月球距離地球太近,不敢亂動外,其他幾顆行星都將在二十年內陸續開始改造。

而且所有的行星其實捱得都挺近。哪怕不借助介質空間,未來透過計算負載達到零質量的飛船說不定也能進行光速飛行,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強力的文明基石來保證太陽系內的穩定。

簡單來說,未來的系外文明哪怕出什麼么蛾子,只要掌握著介質空間的通道,太陽系邊緣處有著奧爾特星雲這種天然屏障,並自帶強力的拒止功能。當然這個時候考慮這些問題其實還是稍遠了些。

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對於寧孑來說,近憂其實還真沒什麼,自然便能考慮得更遠些。

基地裡很安靜,這大概得益於到處都是崗哨。哪怕是受邀前來的嘉賓,也不能在基地裡內到處亂竄。

雖然地面上其實沒什麼需要保密的,但規矩就是規矩。

年紀越大,寧孑便愈發意識到規矩的重要性。

這就好像物理學上的熵增原理,所有的混亂都是從微小處的規矩被突破開始的。

總會有人太多人從小處去不停試探規則的底線,最初沒人在意那一點點的突破,但每一次規則的突破都被記錄下來,當有一個人可以這樣不受懲罰,那麼就會越來越多人的有樣學樣。

很多人認為卓明謙只會拍馬屁,所以才深受寧孑的信任。但實情卻是,卓明謙是寧孑身邊願意為他維護規則得罪人,最徹底的一個。

這個總是笑呵呵的年輕人,翻臉的時候甚至不被人察覺,但總是能用雷霆萬鈞的手腕,把所有規則破壞者給打進谷底,甚至直接趕出基地。所有人都以為背後給卓明謙站臺的是寧孑,甚至卓明謙自己都這樣認為,但其實都是誤解。

卓明謙真正的後盾其實是寧孑懷中的那隻小貓。

因為整個基地所有的規則其實都是小貓制定的,卓明謙就好像小貓的替身。笑眯眯的替小貓把所有心存僥倖的試探著,用人類能理解的方式去處理掉。以此來保持基地規則的權威,並保證基地內部各個專案的高效運轉。

當然,三月跟卓明謙能有這種底氣是因為基地內任何一個專案是真的沒有所謂的唯一關鍵人。如果說有,那就是三月所控制的龐大資料庫。那一條條標準跟實驗室成果的確會讓許多人有錯覺,但實際上當他們離開了平臺之後,會發現從頭開始有多難。

作為一個合格的人工智慧,三月能把每個階段性成就都給分解開,埋在任務線裡分配出去。從而讓旗下上千個實驗室,每個都覺得自己的任務最為很重要,但其實每個實驗室的工作都可以被隨時替代,還不會拖後腿。

今天更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n1型機器人的面試,可不止是未來,更是現在。

它意味著整個實驗室的需求更加高階,因為那些重複性試驗將完全被機器人所替代,剩下的人需要提供的是創造性勞動,而不是重複性勞動。

換句話說,科研民工這個詞在未來將成為歷史,獨立的機器人平臺將完全替代這些科研民工,洗瓶子這種事甚至能讓機器人插著電,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進行。

只需要先給機器人設定好試驗程式,那麼整個試驗過程都不需要關注。

智慧時代甚至程式都不需要自己編寫。

畢竟有三月在。

是的,當n1型機器人開始遍佈基地的時候,意味著三月的掌控能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