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人怎能,又怎敢……(第1/7頁)
章節報錯
九月匆匆而過。
對於燕北體大來說,這個九月過的很有意義。畢竟這個月裡,校內同時三塊地開始動工。
挨著家屬區大院子一棟獨立的大樓,據說是要建設成一座現代化的多功能商務大樓,未來體大人工要舉辦各種學術會議都會安排在這邊。
一棟是學校西邊原校辦工廠原址上拔地而起的理科綜合大樓。建成之後也將成為體大最具現代化特色的教學樓,設計了足足十層。
陳永剛本想直接建一棟更高的,但是最終考慮到建的層數太高,各項審批太過麻煩,又要多出好幾個部門打交道,最終方案還是定到了十層。
按照規劃,未來體大數學、物理跟計算機專業的學子們都將在大樓主體內上課。
綜合大樓旁邊的三層裙樓則是未來體大的超算中心。也是體大大第三個大型基礎公共實驗中心。
第三塊動工的地塊就是新的宿舍樓了。
距離理科樓不遠,但跟原體大的宿舍區有些距離。
當然這些都不算什麼問題,反正新宿舍區旁邊正好也有個食堂,無非就是距離足球場稍遠了些。
最讓陳永剛頭疼的還是,當這些工地陸續開工,再看最新的體大內地圖,他突然發現原先覺得足夠大的校園突然就感覺擁擠了。
如果未來再要建樓,學校的地方真不太夠用了,最多還能擠出一、兩塊地。還沒法連到一起。
總不能未來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因為地塊不夠而夭折……
這的確是個讓陳校長非常苦惱的問題。
好在現在不用太急。
……
跟苦惱的陳校長不同,最近這一段時間寧孑過得很愜意。
伯父伯母在國慶前搬來了京城。目前暫時安排在了華夏電子資訊產業集團旗下的華軟與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工會的宿舍裡,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房齡不超過十年。
能在京城住上三室一廳,一家人到是很滿足了。
最省心的是,宿舍在關村附近,距離燕北大學跟燕北體大都不遠。起碼對於寧曉來說如果不想住宿舍了,隨時都能回家去看看父母。
來到京城的第三天,正好是國慶前最後一個週日,大伯把一家人都叫去吃了頓飯。
包括丁雨霖……
不對,在寧曉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還是領著下丫頭去派出所重新改了姓氏,現在叫寧雨霖了。這次家宴,寧家最小的孩子自然也在。
小丫頭本就是樂觀的性子,從惶恐中走出來之後,迴歸了正常生活,也逐漸開朗起來。於是便成了飯桌上的開心果,不停的忙著給寧家兩個大人倒著酒。
畢竟寧孑的性子冷,讓他去斟酒,板著一張臉,喝得都不開心。寧曉年紀又大了,別說倒酒了,看到兩人聚在一塊喝酒總會忍不住嘮叨幾句,這就更讓兩個老頭子不開心了。
寧雨霖年紀便剛剛好,雖然也會聽堂姐的,讓兩位大人少喝點,但小丫頭撒嬌的語氣,就是讓人聽著舒服。
不管如何這種家宴讓寧孑感覺非常愜意。
沒有那些虛偽的感謝,就是一大桌子家常菜,聊的也是平日裡的家常,寧健、寧康兄弟倆分了一瓶老白乾。更是在桌上歡快的吹起了牛。
沒事愛整兩盅的中年男人大概都差不多,反正沒喝酒前,我是華夏的,喝完酒後,華夏是我的……
好在寧家兩兄弟酒品還是挺好的,喝多了酒不打架、不吵架、不鬧事,就是單純的話多,曾經屁大一點事情被拿出來反覆的吹。寧孑跟寧曉這姐弟倆聽了十多年類似的車軲轆話,早就膩了。
但不要緊,今天有後輩生力軍,寧雨霖陪在旁邊讓這哥兒倆吹得更有勁兒了。
不知道到的大概會認為老寧家曾經在村裡也是一霸。但其實寧孑很清楚,不過是兩位貧下中農在回味曾經一閃即逝的榮光罷了。畢竟當年寧家的成分是真的很優秀,窮的優秀。
其實對於那些窮困的日子寧孑的記憶並不是很深刻。畢竟他出生的時候家已經搬到了縣城裡,雖然說不太富裕,但起碼沒有缺衣少食。
只是小時他記得寧爸跟寧伯天天唸叨以前家裡如果不是那麼窮,寧孑的爺爺跟奶奶也許還能救的回來。
好吧,這個時候他當然不會說那些掃興的話。
就這樣看著一家人樂呵其實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