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一人得道(第1/6頁)
章節報錯
寧孑代表三月答應了戈東樹的請求。
這本就不是他負責的範疇,而且三月顯然並不在乎一天二十四線上被騷擾。當然為了表現得像一個正常人,三月肯定不會二十四小時幫對面處理問題。但這並不是寧孑需要操心的問題。
事實上對於細節把控才是三月的最強項,承諾這種事情自然沒有任何壓力。
至於雙方合作得能否愉快就不是他需要關注的。
……
同一時間,燕北大學外的燕春園中餐廳,數學院的方旭教授正在宴請同僚們。
沒辦法,這頓飯必須得請。因為今天是他課題專家評審透過的日子。雖然說只是走個過場,但對於方旭來說畢竟是人生的一個節點。當有人說要方旭請客的時候,他自然也不好拒絕。
他當然也給寧孑專門打了個電話,遺憾的是寧孑在電話裡婉拒了邀請。
不過這也在意料之中。從上次專門寧孑辦接風宴就能看出來,這小傢伙對這種聚會沒什麼興趣。方旭也沒想著他能有那麼大的面子。
事實上現在想請寧孑吃飯的人很多。如果不是體大那邊看得緊,估計每天都有人找上門去。
這樣想想,心情到是好了很多。
飯局很剋制,為了慶祝專門開了瓶酒,不過跟做學問反過來,教授們在喝酒這件事上都是淺嘗輒止。表達了對方旭的恭祝,聊了聊各自最近研究的難點,討論了下各自的學生,飯局便結束了。
方旭去前臺付完了賬,跟準備撤走的眾人打招呼時,被範振華叫住。
見這位大佬想要跟方旭聊些話題,其他教授便也識趣的先行告辭。
“不如就去學校裡隨便走走吧。”走出了酒店,範振華提議道。
“好啊。正好我每天吃完飯後也喜歡散散步。”方旭立刻答應了句。
兩人很默契沿著人行道朝小東門的方向走去,那裡距離未名湖跟研究中心的院子都很近。
“小方啊,我記得你今年才31吧?”
“嗯,我86年的,下個月就是31歲生日。”
“還很年輕啊,我記得當年我31歲的時候在讀博呢。”範振華感慨了句。
方旭笑了笑,然後自嘲道:“本來我也覺得自己這輩子還行,但是現在可不敢這麼想了。就不說寧孑了,上次去體大正好碰到鄧肯教授在,跟他們聊了聊,只感覺受益匪淺。這兩人一個26,一個才21,讓人想想都覺得氣餒。我大概能理解那些跟天才同一個時代的數學家是多憋屈了。寧氏分割法……我這點成就算什麼。”
範振華微微搖了搖頭,也樂了,說道:“所以說你有什麼好氣餒的?真要說難受的大概還是多米尼特·鄧肯。想想看吧,他基本上是內定了打破最年輕菲爾茲獎獲得者的數學家,結果今年寧孑突然橫空出世,明年菲爾茲獎如果沒有寧孑都說不過去了,他才是最憋屈的吧?”
聽了這話,方旭特別問了句:“明年寧孑拿獎已經定了?”
範振華笑道:“說不上什麼定不定的。明年不給寧孑,你說其他幾位誰好意思上臺領獎?到時候說起來2018年菲爾茲獎獲得者都不肯上臺,組委會臉上也掛不住啊。”
聽了這話,方旭臉上也綻放出了笑容。
是的這種事想想的確很讓人無語。
這個世界總有無數背後的小動作,學術圈自然也一樣。幸運的人也許一輩子都碰不上一次。但更多的人都是從各種條條框框的規則下過來的。
最少的一類人則能用實力將所謂的黑幕給強壓下去,強勢詮釋邪不勝正的道理。
寧孑現在的表現無疑就是最少的這一類人。
壓根不需要誰去幫他打招呼,更不需要背後靠著哪尊大佛頂著,純粹就靠發表的成果讓全世界的數學家都沒話說。這中間最離譜的還是,他從第一篇論文開始,沒有導師署名,沒有背靠背景雄厚的科研單位,但人家頂刊還接收了。運氣跟實力都已經爆棚,這的是上帝的寵兒。
“對了,您怕是還不知道吧?寧孑現在在網上也是有粉絲的人了,很多迷妹呢。說起來,這傢伙還真是長了張偶像的臉,靠臉都能吃飯了。可惜了,其實寧孑來做科普肯定效果很好,不過他大概沒那麼多時間。”
方旭隨口打趣了句。
範振華點了點頭,沒應聲。
到了他這個身份自然對粉絲經濟沒什麼興趣,更對所謂的迷妹迷弟不感冒。
而且他很欣賞寧孑對網路言論的處理態度。
基本上每次上熱搜這小傢伙都沒參與過,這就很好,範振華很喜歡。這樣的性格更適合沉下心來做學問。
繞過了這個話題,範振華才開口說道:“其實今天我也是想跟你聊聊寧孑的事情。你應該知道最近我們正在探討跟高能物理所一起合作在體大成立一個物理系吧?”
方旭點了點頭。
提到這個話題,他其實跟範振華一樣很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