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國二十年,朱祁玉早已不是當年的朱祁玉。

如此自負。

真不是心態飄了。

因為他的文治武功,確實可以如永樂一樣,冠以大帝二字,後人評價帝王功過,景泰必定進入歷史前十。

儘管所有的文治武功都是太子打造出來的,但事實上這二十年朱祁玉章國,太子打造出來的所有事情,都是他的領導。

躺贏得理所當然。

解決了七部給事中,朱祁玉又下了一道聖旨,取消后妃殉葬制度。

因為禪位一事,京畿一片混亂。

取消殉職制度的聖旨一下來,又引起一片譁然。

雖然這是皇家內部事務。

但天家無小事。

要知道殉葬制度也是太祖朱元章制定下來的,算是祖制。

結果……

又被景泰帝取消了。

海禁,取消。

殉職,取消。

太子妃人選應從民間遴選,也違背了。

給人一種景泰帝和太祖對著幹的錯覺。

但其實群臣心裡明白,景泰帝做的這些事都是正確的——開海富裕了國庫,太子妃選重臣之女,穩固了太子勢力,取消殉葬,減少了外戚的擔憂,降低了後宮雞犬不寧的隱患。

不過當下,群臣不關心殉葬制度的取消。

反正這是天子才有的待遇。

大家更關心,能否在太子登基之前,就把他想動土地這個大蛋糕的想法給扼殺在搖籃中,要不然到時候又是一片腥風血雨。

縱然全體朝堂文武願意配合太子進行土地兼併問題的改革。

但全國的地主集團會反抗。

一旦如此……

那就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內部矛盾,搞不好就會弄得到處都是農民起義——地主集團在地方上擁有的實力,不容小覷。

七部給事中從乾清殿出來後,態度晦暗不明。

群臣心裡明亮。

他們被咱們的景泰帝給拿捏住了。

想從七部給事中這邊下手,利用封還聖旨的權力來做文章已經走不通——而且按照道理和規章制度來說,這本來就走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