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姑母。”

“自先祖鵬舉開宗至今,已有兩百餘載。”

“岳氏子孫,無不謹記祖訓,精忠為國!”

“國家危難,子云,子武挺身而出,盡忠盡義!”

“子良在朝中為官,多方斡旋,掩護義勇,盡職盡責!”

“我等女流雖藏身山林,機杼也從未敢停!”

“我嫁入岳家以來,從未以大家閨秀自居,金銀細軟,亦未曾加身。”

“錢財為身外之物,不足為惜。玉鐲,鳳佩卻是祖上傳下,不可就此斷絕!”

“如今中原亂戰,民不聊生,饑荒無數。”

“岳家已散盡家財,送出良田,救濟災民,仁至義盡!”

“姑母即使將祖宗遺物典當,不過杯水車薪,何能濟天下也?”

“媳:婉茹,顰眉,月娥及幼子敬上!”

孫正的手微微有些顫抖,聲音已經止不住的帶著一些哭腔。

古人有云,女子無才便是德。

很難想象,這封條理明晰,有理有據的建言信,竟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

而更令人動情的,自然是信中的內容了。

元末。

戰亂紛飛。

岳家男丁,皆奔赴華夏山河,完成自己的使命。

家中只有女流與幼子留守,卻依舊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國家和百姓做事。

其他大家族的小姐少爺,隨時都有僕人伺候著。

可從書信上來看,岳家分明有人在朝為官,名下還有田地,卻過得極為清貧。

不僅沒有僕人,而且女眷居然要靠織布來補貼家用。

未免讓人心寒。

“好人為什麼總是這麼苦命?”

“我覺得信上說得對,僅憑岳家,哪救濟得了天下所有人?”

“岳家的女眷也是百姓啊!她們無官無職,沒有義務做這些事情!”

“天底下比岳家有錢的多了去了,應該他們來!”

“道德綁架大可不必,記住岳家人帶給我們的精神就可以了。”

……

觀眾們無不替岳家的女眷感到不值。

但同樣也為了她們的付出,而致以敬意。

他們恨不得將自己的錢捐出去,把岳家的傳家寶給贖回來。

但歷史是沒有辦法更改的。

歷史上,有太多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