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

偌大一個箱子裡,裝的竟只是一堆沒有用的廢紙?

這些紙上,寫了些什麼?

鏡頭推近。

孫正拿起了表面的一張,定睛一看,這張紙,竟然是一張當票!

何為當票?

也就是古代在當鋪兌換東西的書面憑證!

“孫老師,這張當票上面寫了什麼?”黃老師問道。

孫正將當票開啟,上面寫了有很多字。

不過,大多數文字都是當鋪的約定規則,就如同現在的合同條款一樣。

這些條款孫正並沒有讀,而是盯著一行最為醒目的字眼,將其讀了出來!

“將自己的玉鐲一對,當銀三百兩!”

……

“一對玉鐲,當銀三百兩,當鋪應該賺大了吧。”

“肯定賺了啊,當鋪會做虧本的生意麼?”

“岳家從古代就開始變賣家產了嗎?”

“其實也很正常,很少有家族能夠長盛不衰。”

“可是這也太敗家了吧,當鋪當的錢,哪有直接賣來得多?”

“要是一對古代的玉鐲留到現在,絕對是天價!”

“實在是太可惜了!”

……

直播間的彈幕不斷刷屏,各抒己見,感嘆岳家的敗落。

為了三百兩銀子,賣掉了可以當做傳家寶的東西,誰都會覺得可惜。

但是……

孫正並沒有停下,又拿起了第二張紙。

這是一張契約!

“這是一張購入糧食的合約,上面寫著一共購買了十石(dan)大米,花費九百兩紋銀。”

“購買人叫做嶽香菱。”

孫正說道。

他現在已經習慣了節目的風格,不僅給周圍的人展示,也專門讓鏡頭拍了個特寫。

“那個……孫老師,不好意思,請問一石米是多少斤啊?”

憶興怯生生的問道。

他對這些古代計量單位並不熟悉,覺得自己對華夏文化了解太少,所以有些不好意思。

可實際上,大多數人知道石這個單位,也知道它的讀音同擔,而不是石頭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