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玄清風雲,初來匝道 第三十九章 佛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滕術本為巫,卐字真訣本為佛,河圖洛書加道家特有的符文字為道。三個神秘人竟然結合了三家法門,這到底想幹什麼?明眼人一看便知。
他是想毀滅這整個世界,讓屍鬼成群、讓生靈塗炭。藏在繭中的玉麟子,想到這裡都感到後怕。一不小心,氣息洩露,竟被三人所察覺。
還在舉行某種儀式的三人,立即停止了手中的動作,一起向沼澤邊的大樹看去,其中一人順手一個卐字訣襲來,直把吊在樹上的繭擊得粉碎。
這簡單的一擊自然沒有打中玉麟子,見他從天而下,左手持劍、右手拿筆,已然褪去了偽裝,黃袍加身,決定大幹一場。
按照之前和玉璣子的約定,發現情況後一定是先傳音,可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容他施展傳音法陣。即便是傳了過去,御劍到達此處也需要幾日時間,遠水哪能救得了近火。
在空中的玉麟大喝一聲,道:“大膽妖人,還我河圖洛書。”
說完此話,玉麟趁機丟出一隻話機鳥,悄悄地向紫霞峰的方向飛去。
以之前的分析,玉麟自覺有三成的把握擊敗三人,但是他有一件法寶,如果使用的話,至少可以把機會提升到七八成。即便是不能把三人打敗,全身而退還是沒有一點問題。當然,以防萬一,投放話機鳥也是為了保險起見。這萬一有個閃失的話,能夠把此處的情況傳回去,也算是對師兄有所交代。
“是個道士?看這裝扮應該是玄清觀的,教主,怎麼辦?”
其中一人,身著黑色的衣服,戴了一個白色面具,斗笠把腦袋捂得嚴嚴實實,完全看不清到底是人還是鬼,只知道其聲音極其難聽,似是在有意掩蓋自己的聲音。
被叫教主的人,個子比二人略矮一些,他只看了一下玉麟子,也不做言語,繼續給在那裡對著滿沼澤的死人施法。也只是對二人把頭擺了一下,意為“殺”。
二人飛將出來,這身形像極了佛家弟子輕功身法,腳踏空氣便可臨空而去,左腳踩著右腳接力後,更是可以一飛沖天。
玉麟覺來者不善,不敢怠慢,右手鐵筆凌空一劃,一道家符咒飛出,是要先攻擊其中一人,使其自亂陣腳不得進前。而左手那把劍指向另外一人,根本不會讓他輕易靠前。
兩黑衣人,戴黃色和白色面具,月色之下,只見黃白兩色在空中顫動。黃色面具的黑衣人,見到符咒飛來,正要閃避,可符咒在接近他的時候變得巨大,威力也變得更加強勁。眼見躲閃不及,運氣打出九九八十一拳,以極快的速度把符咒打散、擊退,直至消失不見。
這個功法,和玄清觀霸體堂的體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增加了佛家的法訣護身後,就使得原本的體術攻擊變得更加威力驚人。而另外一位頭戴白色面具的黑衣人,飛在空中也不敢怠慢,打出一記羅漢拳,拳風飛出,與玉麟的符咒形成了一來一回之勢。
此乃十八羅漢印中的探手羅漢,見他雙手頂天,安悠自在,幾個動作也只是臨空完成。金黃色拳風,夾著佛家的聖潔之氣,與施術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善與惡、正和邪,本就難以區分,世人卻非要分出彼此。
玉麟子在打出符咒後,收回鐵筆,誰知道另外一人也用羅漢印襲來,雖然威力不算太大,但也著實麻煩至極。在短時間內,要主動攻擊一人,對付另外一人,也幸虧一手有筆可臨空施咒;一手有劍可抵禦來襲。這便是玄清觀的護法,執法鐵面無私,宗法左右逢源。
以他太乙玄天宗接近結丹期的修為,本可以安然無事,卻要為本派深入險境,在發現有危險後,也只是自己隻身前往,毫不畏懼。
玉麟子左手持劍,其實,用劍才是他真正的強項,手裡那把寶劍,除了有符文的力量加持之外,可大可小;還有水屬性的特質,現在身處沼澤之上,水源取之不盡,正是他不懼的根源之所在。
見羅漢印拳風襲來,玉麟子符劍一催,一道水牆也便形成,可光是水怎麼抵擋這一擊。這一點玉麟自然明白,再催動法訣,法訣作用於符劍之上,最後透過符劍的作用,水牆在短時間內,變成了冰牆,與羅漢印直接短兵相接,雖然是打得支離破碎,卻也抵消了這一擊。
對於佛家的功法體系,玉麟子也只瞭解一二,為什麼就能憑藉幾個動作就能斷定此二人是佛家弟子,那便是卍字訣和羅漢印,光這兩點不是佛家又是誰?
但是佛家與道家相得益彰,兩家一直交好,從未有過紛爭。在遭逢大難的時候,都會互相協助,把生死存亡都拋之腦後,可以說,這個世界的安定和繁榮,這兩家的功勞可是功不可沒。
但今天,大荒山、南澤之下,居然有佛家弟子和巫師勾結,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壞事,有違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