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引導女兒的興趣(第1/2頁)
章節報錯
九月的最後一天,江曉白帶著女兒開車去江城。
“粑粑,江城好玩嗎?”
“粑粑,我去了江城,是不是就可以見到二爹了?”
“粑粑,你說江城的長江比清江還大,長江究竟有多大啊?”
“……”
小傢伙滿臉興奮,坐在吉普車後排座椅上不斷的問這問那。
江曉白一邊開車,一邊耐心的給女兒從地理、人文、飲食、歷史等各方面詳細的講解。
他知道女兒現在這個年紀,很多東西還聽不懂。
但這沒什麼,跟女兒講這些本來就是一種樂趣,他很享受這種天倫之樂。更何況,孩子的記憶力是極好的,講述的東西多了,總能記住一些。帶女兒出門的次數多了,這些知識積累多了,自然就懂了。
剛開始的時候,小傢伙還聽得津津有味,但中午在野三河吃過午飯以後,初次出門的新鮮感過去,漸漸地她就只剩下睏倦了。
“粑粑,還有多久才到啊?”
“我好睏了!”
江曉白柔聲道:“你困了就睡一覺!”
小傢伙眼皮子都在打架,卻說道:“我睡了,粑粑就沒人陪了,粑粑開車肯定比我還困!”
江曉白心裡暖暖的,小棉襖就是貼心啊。
“沒事的,爸爸不困,你先睡會兒。”
小傢伙倔強的坐起身子,打著哈欠道:“我坐正一點,就沒那麼容易困了,我陪粑粑說話。”
江曉白聽了又是暖心又是心疼,卻也沒再勸,說道:“好,那爸爸接著給你講。”
“好呀,我最喜歡聽粑粑講了!”
“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徐霞客,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旅行家和文學家,他在……”江曉白徐徐的講述著,在他輕柔的聲音下,小傢伙的眼皮越來越沉,最終靠在靠背上睡著了。
江曉白從後視鏡裡看了一眼,緩緩停車,將女兒的身體放倒在後座上,搭了一件衣服蓋在她身上,這才重新出發。
一路上山路十八彎,江曉白把車開得極慢,儘量讓女兒睡的舒服一點。
這一覺,小傢伙一直睡到天快黑了才醒來。
這時江曉白的車已經快到黃州了,跟上次一樣,父女倆在黃州住了一宿,第二天大清早繼續出發。
第一次見到廣闊的平原,小傢伙比當時的江曉清還興奮,一路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一個合格的父親,不僅要陪伴孩子的成長,更要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教會孩子明理和做人。
見到大山,江曉白會告訴女兒,人生要不斷的進取,勇攀高峰;見到平原,江曉白則告訴女兒,做人要胸襟開闊;見到江河,江曉白也會告訴女兒,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
與孩子一起旅行,看到什麼風景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這是貴族教育和普通人教育的區別。
貴族教給孩子的是見識,是人生的理解,普通人帶給孩子的只有愉悅,滿足孩子開心的剎那。
而可悲的是,大多數人意識不到這點,他們把給孩子更好更多的物質生活當作畢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