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臘蹄子不是過年的時候吃,就是過年走丈人的時候送。

多餘的平時都捨不得吃,家裡老人過生日,或者有貴客來的時候才燉了吃。

對王秀怡來說,江曉白絕對是貴客。

自然會把最珍貴的臘蹄子拿出來燉了招待他。

王秀怡在廚房忙活,李正偉和江曉白父子繼續在堂屋裡聊天。

“海洋哥,你和曉白來,是有什麼事情吧?”

江海洋點頭,“確實找你有事。”

李正偉道:“海洋哥,有什麼事你儘管說。”

江海洋道:“過年的時候跟你提起過,今年準備給曉白的爺爺奶奶打碑。”

“哦!”李正偉立即就明白了,道:“海洋哥你是準備找李巖幫忙吧!”

江海洋道:“青山鎮十里八村,石匠手藝最好的就是他了。”

李正偉道:“李巖的手藝是沒得說,不過……”

江海洋的心緊了一下,急忙道:“怎麼,他現在忙,還是已經接活了?”

在八九十年代啊,石匠還是比較吃香的手藝人,建房屋、修水庫、修馬路等等,都需要石匠。

那個時候,石匠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就拿打一口水缸來說,沒有個把月是打不出來的。

打碑的石匠更不用說,一塊令牌碑

李正偉擺了擺手,“那倒不是,只是李巖他現在不怎麼接石匠活了。”

啊?

江海洋愣了一下,驚道:“他那麼好的石匠手藝,怎麼就不幹了呢?”

李正偉看了一眼江曉白,苦笑道:“說起來,還是曉白惹的禍。”

江曉白愣了一下,驚道:“么姨父,我都沒見過李巖,怎麼跟我有關係了?”

李正偉道:“你在王家村和臥龍崗辦了兩個工廠,又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無論是進廠上班,還是在家種反季節蔬菜,都比他幹石匠活的收入多。”

“他打一塊令牌碑也要個把月,工錢就十來塊錢,還辛苦。”

“但他進廠上班的話,少說一個月也有五六十塊錢的工資,在家種反季節蔬菜,一個月更劃一兩百塊錢。”

看著江曉白,問道:“你說,是你怎麼選?”

“去幹石匠拿微薄的工錢,還是去上班或者在家種地?”

江海洋和江曉白都愣住。

兩人都沒想到是這樣。

“那確實,不管進廠上班,還是在家種地,都比當石匠強。”江海洋說道。

李正偉道:“是呀,所以他不幹石匠了啊!”

江曉白不由的苦笑。

他也突然明白了,在後世那些所謂的五老十八匠怎麼消失的。

所謂的五老十八匠,是指傳統手藝人中的剃頭佬、剔腳佬、補鍋佬、洗磨佬、渡船佬、金匠、銀匠、銅匠、鐵匠、錫匠、石匠、木匠、畫匠、雕匠、彈匠、染匠、皮匠、酒匠、瓦匠、窯匠、榨匠、篾匠、攦匠,共二十三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