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江海洋的說笑間,路虎車很快到了李家坪。

么姨父李正偉的家剛好就在公路坎上,江曉白就把車停在路旁。

父子倆下車後,順著石階走到李家場壩。

李正偉家單門獨戶,房屋正面是三開的正屋,旁邊有兩間偏房,形如一個橫著的“7”字。

這種房屋造型在農村裡常見,正屋開大門,偏房開側門,一般門通常對著階沿,通常是廚房,一般連著廚房的屋子是雜物間。

李正偉家也是這樣的佈局。

江海洋和江曉白到達場壩,只見大門和側門都是關著的。

“么姨沒在家裡。”

江曉白看了看,說道。

江海洋道:“估計是去田裡了,我喊一聲就是。”

說完,對著一個方向大聲喊王秀怡的名字。

沒多久就聽見回聲。

隔空喊話不見人,但得知是江海洋和江曉白來了,王秀怡很快就趕了回來。

“三姐夫,曉白,你們怎麼來了!”

王秀怡回到家,匆匆放下揹簍,驚喜的問道。

江曉白叫了一聲么姨,道:“今天週末,以為么姨父在家裡,順便來看看。”

“你么姨父的同事家打發姑娘,他去吃酒了。”王秀怡解釋一句,道:“你們坐一會兒,他很快就會回來的。”

打發姑娘,是青州的方言,意思是女兒出嫁。

么姨父李正偉是在青山鎮糧管所上班,么姨王秀怡在家務農,他們家屬於典型的半邊戶。

在八九十年代,農村的半邊戶是最吃香的,一人端著國家的鐵飯碗,拿著工資,一人務農有田,日子過得滋潤。

因此,在李家坪村子裡,李正偉一家的日子過去算是富裕的。

到了現在,李麗和李家都跟著江曉白做事,也都有工資拿,其中李麗更是當上了優品鋪子的總經理,拿著高工資,開上了麵包車,家裡的田也都發展了大棚蔬菜,他們家的日子就越過越好了。

可以說,李家坪村裡人人羨慕。

當然,村裡人也都知道王秀怡有個好姨侄,都知道李家坪能夠有這麼好的柏油公路,那都是她的姨侄江曉白修建的。

而且,由於李家坪地處王家村和臥龍崗兩地之間,無論是塑膠瓶包裝廠還是礦泉水廠,都在李家坪招了不少工人,村裡的人都對江曉白又是感激,又是崇拜。

自然而然的,李正偉一家也都受到村民們的尊敬。

王秀怡當然清楚,她家現在日子過得紅火跟江曉白有關係,笑眯眯的道:“曉白呀,你現在在李家坪也是名人了,塑膠瓶包裝廠和礦泉水廠辦起來後,李家坪的人都跟著落了實惠。”

江曉白謙虛的道:“么姨,這沒什麼的,反正廠裡也需要工人。”

王秀怡道:“話雖然這麼說,但能進廠裡工作,村民們可歡喜了。”

江曉白笑笑,岔開話題,問道:“么姨,現在反季節蔬菜一個月能賣多少錢?”

說起這個,王秀菊更加高興,笑著道:“我家現在一個月能賣兩百多塊錢,比你么姨父的工資可高多了。”

李正偉在糧食局上班,一個月的工資也才二三十塊錢。

以前啊,一家人全靠李正偉的工資過日子,李正偉是家裡的頂樑柱。

現在呢,家裡賣反季節蔬菜的收入,就是李正偉工資的十倍左右。

她算是體會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暢快感覺了,在家裡的地位也是直線飆升。

沒辦法,現在全家四個人都有收入,李佳一個月有一百多的工資,李麗的工資、獎金、提成加起來,更是一個月好幾千塊錢。

就數李正偉一個大男人的收入最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