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傑!

是他?

大殿外面,張睿的大腦飛快的旋轉著,很快就已經知道這個高傑是誰?

在歷史上,此人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背信棄義,不講仁義道德的屠夫,他什麼人都殺,當官的,匪首,還有老百姓。

在他的記憶裡面,大明亡國前,崇禎召各種勤王之師回都城,但是沒有人來。

高傑索性南逃,割據一方作威作福。

張德年居然推薦他接任吳三桂擔任山海關總兵,這一手玩的讓人大跌眼鏡,他覺得這個提議不可能透過。

這些大明國的朝臣們,雖然自私自利,昏聵無能,但多少拎得清高傑這樣的人成為山海關總兵,那很有可能會投向建奴。

這樣的話,那對於大明來說,無異於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如今面對李自成的反賊大軍,他們已經是難以應付,如果關外的建奴入關,他們大明兩線作戰,萬沒有生存的機會。

崇禎也沒有想到張德年推薦的人,會是高傑。

一個言而無信的小人。

屠夫。

當初如果不是因為形勢所逼,他不可能將這樣的毒瘤招降過來,還讓他擔任總兵,坐鎮在山東。

一切都是因為李自成的闖賊勢大導致的。

“其他愛卿怎麼看?”

朝會嘛,不是他的一言堂,自然需要問百官的意見,共同磋商。

“回君上的話,臣御史馮道友,有話說。”

一邊的都察院終於有人站出來。

他們負責監察百官,一定知道高傑的為人,那麼他們的意見,將是反對。

如果朝中有不同的聲音出現,那麼他這個國君也有理由來將這一個提議駁回。

“講!”

崇禎滿懷希望的看向這位都察院的御史馮道友。

(滿臉期待)

“......”

一邊的魏藻德、陳演他們卻是淡然自若,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像對馮道友的出現,不感到半分的意外。

這讓高臺上的崇禎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君上,微臣代表都察院,透過對高總兵的調查,他沒有任何的問題,我們都察院同意高傑擔任山海關總兵。”

馮道友說道。

轟隆!!

他的話一出,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人都詫異的看向他,只有魏藻德和陳演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像早就知道會是這樣。

大明國首輔和次輔的可怖由此可見一斑,他們能夠坐上這個位子,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他們有這樣的手段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