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山海關總兵之爭,張德年力薦高傑(第1/3頁)
章節報錯
奉天殿。
一朝的文武,齊刷刷的站在大殿下,內閣首輔、次輔以及六部尚書都在前面。其餘各部堂官依品級從高到低,往下順位排列,井然有序,各司其位。
崇禎身著龍袍,坐在大殿上方,高高在上。
他的臉色沉穩如山。
古井不波。
王承恩站在左側,侍候。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時間到。
王承恩往前走兩步,大聲喝道。
一陣雞毛蒜皮的啟奏之後,戶部尚書朝著他戶部的一位五品官員使了使眼色,終於開始今天早朝的大戲。
“臣有本啟奏。”
戶部李知春,說道。
“準!”
崇禎知道大戲開幕。
他坐在高臺上,俯視玉階下的諸官,又豈能看不到戶部尚書他們的小眼色。
“君上!”
“臣聽聞昨夜京營譁變,興得君上運籌帷幄,令英國公重新掌管京營兵權,平息戰亂。”
“如今斬殺賊寇,平息禍亂。”
“天佑大明。”
“然則,由小事可看出我都城的防禦薄弱,臣請奏,藉此次召三路勤王之師回都城的機會,令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帶兵回都城衛戌。”
李知春說道。
“咦?!”
“這風口不對頭呀,不追究寡人越過內閣冊立張世澤的事情,反而開始在什麼都城防務上面做文章,這又玩得是什麼把戲?”
“他們圖謀的是什麼?”
崇禎看著李知春,他掃過魏藻德、陳演這些內閣大佬,心裡不禁犯起嘀咕來。
山海關總兵吳三桂?
此人也算是一員猛將,能征善戰,又久經戰陣,常年坐鎮在山海關,有他在山海關,至少能保建奴不能攻入。
如今這些人為什麼想要讓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回都城衛戌,看來他們一定有什麼其他的目的?
這些狡詐的老狐狸們,他們又在打什麼鬼主意?
(頭疼)
“這個,李愛卿,山海關乃我大明國的北方門戶,不容有失。如果調任吳三桂回京的話,那麼又讓誰來鎮守山海關?”
“此事不妥。”
“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