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急功近利(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包奇正這麼說,幾人笑著點頭。人口的重要性大家心知肚明,在任何時代,人的數量正常情況下那都是優勢。
在冷兵器時代,人口的數量那就是絕對的優勢,想要征服一個統一的人口大國那是有著相當大的難度,到了熱武器時代依然是如此。
人口一旦超過了一定的數量,想要征服只能透過懷柔的政策,想要直接覆滅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到了現在,人口的重要性依然重要。就現在,需要大量的人口來參與科研工作,太陽系的開發需要大量的人口,以後對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的開發同樣需要天量的人口。
最為重要的事,只要人類的人口數量夠多,散佈在宇宙空間的範圍夠大,人類就不會消失在宇宙歷史的長河中。
範曉明感嘆說:“是啊!誰能想到我們發展的速度會這麼快,短短的一年時間就從資訊時代來到了太空時代,現在就等質子聚變裝置了,只要成功了,我們人類就能從太空時代進入星際時代了,說真話,我們發展的速度太快了,快的我們還沒有適應太空時代就要去適應星際時代了。”一年前還是資訊時代,可以說是處在資訊時代的後期了,之所以遲遲不能夠進入太空時代,主要的原因還是化學火箭的低效,使得人類不能夠大規模的進入太空。
再有就是資源和能源的受限。那時候,全球的情況其實發展的並不好,窮的窮死,富的富死,國內離富裕生活還差的遠。
最坑的是很多技術不能和國際進行合作,處處受限。沒想到的是之後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先是突破了晶片的研究,之後相關技術又產生了連鎖反應。
要說作用做大的那就是ss防禦系統了,因為ss防禦系統成功避免了全人類的災難,同時也拿到了全球的技術和相關的研究資料。
有了這樣的機會,沒有爆發式的發展那就不正常了。有了全球的技術和相關研究資料的加持,相關的技術和研究直接被拉滿,來到了研究的最前沿。
之後就是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的突破,可以說有了這樣的發動機,之後的一切也都發生了大的變化,讓人類直接從資訊時代進入了太空時代。
這也就意味著人類可以隨意,小成本的進入太空了。就因為如此,什麼對月球的開發,搭建光柱工程等等就開始了。
有了這些也就有了資源和能源。有了資源和能源,也就加快了發展的速度。
從小行星撞擊事件到現在也就半年多的時間,情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說國內所有人基本上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全球所有的人類差不多也都能過上富裕的生活了。
這還只是生活方面,人類的航天器所到達的宇宙空間也遠超過去了,眼看月球的開發就要結束了,接下來是火星的開發和整個太陽系的開發。
等質子聚變裝置研究成功,人類就有能力實現星際飛行了,就能夠對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進行開發了。
當然了,就算質子聚變裝置研製成功後,想要全面的進入星際時代,對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進行探索和開發,就現在的人數那是有心無力。
就現在的這點人口,開發太陽系那都是遠遠不夠的,何況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了。
可以肯定的說,這點人是遠遠不夠的。在他看來,在第一波小孩成年的這段時間是最為重要的發育期。
在這十幾年的時間中能有做到的也就是對太陽系周邊宇宙空間的探索,對太陽系的全面開發。
能做好這些那就非常不錯了,之後那就不一樣了,人類將再次進入高速發展期。
因為從第一波小孩成年後,之後會有源源不斷的小孩成年,有效的人力只會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科研的工作中,加入到對太陽系和太陽系外宇宙空間的探索和開發。
隨著更多的探索和開發,可使用的資源和能源也會越來越多,相應的,能夠增加人口的上限也會越來越高。
左大軍有些興奮的說:“其實真要說起來,我們過去的那種狀態才是不正常的,大家為了生存天天做著重複的工作,說真的,這些工作除了能夠養活我們自己,對於整個人類來說真的沒有什麼意義,過去也就少部分人有時間有精力做著科研工作,其他人做的都是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事,那像現在,大家完全不用為生存擔心了,人人都能夠過上富裕的生活,只要願意都能夠參與到科研工作中,想想也能知道,前者那就是壓抑了絕大多數人的創造了,人是有創造性的,總是做那些重複性的工作那是對人的創造創新能力的扼殺,現在好了,大家只要願意都能夠參與到科研工作中,參與科研工作的人多了,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了。”包奇正笑了笑解釋說:“也不能這麼說,過去的資源和能源有限,不可能像我們現在這樣,人人都不用為生存擔心了,再加上現在的高度自動化和智慧化,人們也都從重複性的工作中解脫了出來,自然的也就有更多的人參與到科研工作中了。”說起來,道理大家都懂,但實際情況不允許。
過去資源和能源有限,自然的就會有激烈的競爭,大家都在為了資源和能源搞著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