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能源自由(第1/3頁)
章節報錯
左大軍聽到這些,他很是不可思議。
資料化!
按照範曉明說的,只要有資源、能源加上相應的裝置和技術,就能將資料實體化。
就拿最後形態,也就是最理想的第二地球來說,也就是複製現在的地球。
按照傳統的手段,那是要搭建第二地球,至於第二地球上的生態,如微生物、植物、動物這些,在複製這些的時候都需要「種子」。
微生物需要微生物本身,植物需要種子、動物至少需要受精卵或者是胚胎啥的。
也就是說這些需要實物。
不過按照範曉明說的資料化就不需要了。
因為所有的這些都被資料化了,根據這些資料就能夠還原這些。
這種情況下,對於第二地球的搭建就要簡單多了,只要少量的一些裝備和第二地球所有的資料那就能將第二地球複製出來,也就是說複製出整個地球,是複製地球上的一切。
五人跟上了前面抱著一直還沒有睜開眼的小兔子的機器人。
蘇哲笑了笑說:「這是有可能的,等我們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做到這一點不難,當然了,現在的我們還沒有這個能力,就現在的情況,我們現在不能夠透過資料複製的也就只有生命了,其他的那都是有能力實現的。」
現在還沒有對生命的本質進行完全的解析,等做到這些後,想要複製其實很多簡單的。
以後複製一個受精卵就和現在複製一臺電腦一樣簡單。
隨著技術的發展,講一個人資料化後,再透過相應的技術和裝置來複制這個人都是有可能的。
只不過現在還沒有這樣的程度。
隨說現在做不到複製人,但現在可以複製一切的工業品了。
說起來這是同一個道理。
好比就是複製一個人形彷生機器人,那也是根據人形彷生機器人相關的資料才能夠複製出來的。
其他的工業產品都是如此。
包奇正接著解釋說:「現在資料化工作是在全面的進行,除了為了未來複制用的,還有就是為了完善虛擬宇宙,這麼說的,這些資料都會進入虛擬宇宙,以後只要虛擬宇宙存在,這些資料存在,那怕我們人類全部在宇宙中消失了,我們人類都是有可能在宇宙中重現的。」
資料其實就是資訊。
對於現實宇宙的資料化那也是相當需要的。
說真的,要是真的實現了現實世界的資料化,或者說實現了地球的資料化,那人類文明在宇宙的發展將會大幅度的加快。
左大軍點點頭說:「明白了,看來我們需要研究的還有很多很多,想要實現資料化那就要對一切都要有詳細的研究,就地球來說,我們要將地球資料化,那就要去研究地球的一些,那怕一個小小的細節都要去研究,這難度,說真的,就我們這點人還真就不行的,需要很多人很多人的參與。」
要將地球資料化,這樣做的工作量要有多大。
資料化,這種情況下怎麼說也是原子級別的資料化,甚至更加的詳細。
這其中的工作量就很驚人了。
資料化完還要能夠從資料化到實體化,這個過程的難度一樣不簡單。
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