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人口(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五個人形彷生機器人的速度已經降到了很低,其正在緩慢的接近四個環形裝置。
說是緩慢,那也是相對離開光束通道的時候說的,其實現在的速度並不低。
看著越來越近的四個環形裝置,左大軍有些興奮的說:“老幾位,我們先去那一個?是先去太空農場了,還是太空牧場,亦或者是其他的。”面前的四個環形裝置可都不小。
太空農場、太空牧場、太空漁場這三個差不多大小,一號生態圈相較而言要大上不少。
從遠處看,這四個環形裝置緩緩地轉動著,之所以會這樣做,那是為了模擬重力。
真要說起來,這四個環形裝置模擬的都是地球環境,畢竟其中生存的都是地球上有的動植物。
太空農場、太空牧場、太空漁場這三者很好理解,其就是為了種植農作物,養殖牛羊等牲畜,養殖各種魚類的。
這三者為的是解決人類食物的問題。至於一號生態圈那就複雜的多了,那是為了模擬地球的生存環境,為以後人類建造新的生存地做的準備。
相對於小一些的一號生態圈,還有更大的二號生態圈。前者距離地球也就一萬多公里,而後者距離地球的距離有三百萬公里。
“就不要走彎路了,就近原則,從太空農場依次參觀過去,最後還要看看駐紮在一號生態圈中的眾人。”徐正平說。
就遠近而言,在同一軌道的順序是這樣的,太空農場、太空牧場、太空漁場,最後才是一號生態圈。
幾人點點頭。範曉明認真的說:“駐紮在一號生態圈的有不少人,要不是為了培養人才,這些人其實也不用駐紮在這的,說真的,駐紮在這再怎麼好也沒有在地球上好。”在他看來,這裡再怎麼模擬,再怎麼好也是比不上的在地球上好。
當然了,現在駐紮在這安全上是沒有問題的。不管是小行星、什麼碎片之類的,還是太陽風之類的,都能夠得到提前預警,且還有ss防禦系統的保護。
徐正平提醒說:“是你相差了,真要說起來,在這和在地球上的差別其實真的不大,說再多估計你也不會相信,一會你去看了就知道了。”包奇正點點頭說:“這個我倒是知道一些,在一號生態圈上的生活和地球上真的沒啥區別,當然了,駐紮在這的人不是來旅遊的,他們過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搞研究,不過話說回來,等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普及後,這地方也就沒有必要駐紮人員了。”一號生態圈和太空農場這些建造時,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還沒有出現。
至於第一代人形彷生機器人,做一些粗活還是可以的,做一些細活就無能為力了。
這也就是為啥這裡駐紮了大量人員的原因。當然了,有了腦機和升級後的人形彷生機器人後,這裡也就沒有必要駐紮這些人員了,畢竟這裡距離地球只有一萬多公里。
相對於這裡,離地球超過七十萬公里的二號生態圈和其他一些太空設施,這些就要駐紮人員了。
距離太遠,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也是不行的。
“那是,以後只要不是太遠就沒有必要駐紮人員。”左大軍笑著,
“我可聽說了,月球移民八成是要黃了,就月球距離地球的距離,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就能搞定一切了,有沒有人駐紮真的不重要了。”說起來,這也是發展的太快而造成的問題。
月球正面那些工業城市是可以提供兩千萬的常駐人口的,且相關的設施都在建造中,現在想改變也都吃了,畢竟現在該建好的都已經建好了,現在已經在做收尾工作了。
可現在尷尬了。不管是普通民眾還是相關部門,對移民月球的興趣都不大。
普通民眾覺得去月球沒啥意義,相關部門也是這麼認為的,大家都知道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能在月球做所有能做的事,這樣一來,大家都移民月球也都沒有了興趣。
一開始,還是各種鼓勵各種補助的,現在去月球已經沒有了這些。現在雙方的態度很明確,那是想要去月球的去月球,完全自願。
至於那些好處,現在已經轉移了目標,那就是移民火星。按照即有的計劃,在登陸火星後,接下來的就是開發火星和移民了。
相對於月球,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就要遠的多了,想要依靠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那是不行的了。
只有移民的辦法。
“黃就黃唄!誰叫我們發展的如此之快,”包奇正說著看向了蘇哲和範曉明兩人,
“要是我們搞出了正版的重光子航太發動機,且搞出了小型化的質子聚變裝置,我們現在在太陽系的佈局就可以推到從新來了,當然了,我是願意看到這一幕的,畢竟我們只會越來越強。”
“那是!”徐正平點頭,
“對於去月球大家沒啥興趣,不過去火星大家興趣不小,就我知道的,申請去火星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一千萬了,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中。”範曉明搖了搖頭說:“這事說不準,現在這些人吵著鬧著要去火星,可能過上一段時間後就失去了興趣,至於常駐火星,說真的,現在願意的人有,但不多。”自從半年前,也就是小行星相撞事件發生後,再隨著三門計劃的完成、環地球軌道工業區的建設,人們逐漸的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就現在而言,那怕是不工作躺在家裡也能過上小康生活,一天工作個一兩個小時就能夠過上富裕的生活。
也就是這個原因,出現了兩種情況。一方面像過去那些為了生活為了生存而拼搏的情況幾乎沒有了,更多的是過著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