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流星雨還在繼續。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從一開始的不安、恐懼中走了出來,也不再害怕了。

蘇哲從一開始的震撼場面中反應了過來。

快速下墜的流星、刺耳的轟鳴聲,看多了聽多了也就那麼回事。

看著天空無數閃爍的紅色光束,他笑著低頭看向膝上型電腦的螢幕。

螢幕上顯示的畫面在快速的切換著,顯示的不是空間站、衛星,就是太空中的其他人造物,或者是被紅色光束擊中的小行星殘骸。

這個時間段,SS防禦系統所發出的紅色光束所針對的是兩類目標。

一類是那些體積過大的小行星殘骸。

按照制定的方案,相應的空間只能進入大小一定的小行星殘骸。

另一類針對的是對空間站、衛星、探測器等一些人造物有威脅的小行星殘骸。

只要有威脅,不管大小都會被摧毀。

此時此刻,太空太陽能發電站處在三萬多公里的同步軌道上,對天空太陽能發電站有威脅的小行星殘骸都被提前摧毀了。

兩座空間站都處在SS防禦系統的攔截區域,還有一些在攔截區域的衛星、探測器等,只要是在攔截區域,完全不用變軌,只要保持原有的軌道就好。

對這些有威脅的小行星殘骸早早的就被SS防禦系統發射的色光束摧毀。

相對於攔截區域,死角區域的衛星、探測器等只能靠自身的機動性來避讓飛來的小行星殘骸。

透過SS防禦系統檢視了在軌的衛星、探測器,發現被摧毀的衛星、探測器並不多。

不過這是前期,等相關衛星、探測器失去了動力,那隻能靠運氣了。

要知道,這個小行星殘骸的撞擊要持續十二個小時。

雖說整個撞擊過程強度有所不同,但強度再弱也比過去的流星雨強。

正看著,蘇哲看著有衛星被小行星撞擊的畫面。

他仔細一看,是一家通訊公司的一顆通訊衛星。

剛看完這個,又有一顆同樣的通訊衛星被擊中。

這家通訊公司在軌的通訊衛星將近有三千顆。

這些通訊衛星幾乎都在近地軌道。

再有,這些通訊衛星體積小,也沒啥動力,其不斷變軌的能力極差。

他估計,這將近三千顆的通訊衛星最後留下不了多少。

正想著,這樣的通訊衛星又被擊中了一顆。

這顆通訊衛星是被一顆直徑三厘米的小行星殘骸正面擊毀的。

相對來說,太空中的人造衛星非常的脆弱,稍微大一點的小行星殘骸都能擊毀人造衛星。

目前,太空中的人造衛星有六千多顆,經過這次小行星殘骸洗禮後,能留下多少就不知道了。

蘇哲在關心太空中的空間站、衛星、探測器的時候,他爸媽、爺爺三人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聊著天。

對在持續的流星雨已經習以為常了。….

沒過一會兒,附近住的叔叔伯伯、嬸嬸阿姨們搬著凳子參與到聊天中。

蘇哲仔細聽了聽,發現經過他和他爺爺兩輪的科普,這些叔叔伯伯、嬸嬸阿姨聊的像那麼回事了。

也都知道太陽系、地球、月球的關係,知道這些流星雨是怎麼來的,怎麼形成的。

一分一秒的過去,時間來到了夜裡十一點半。

聊天的叔叔伯伯、嬸嬸阿姨們開始搬著凳子回家睡覺去了。

雖說流星雨還在繼續,但幾個小時看下來也沒啥意思了。